簡答題
1、 制定(起草)員工培訓規劃應該注意的問題
答:
(一) 制定培訓的總體目標
總體目標制定的主要依據是
(1) 企業的總體戰略目標
(2) 企業人力資源的總體規劃
(3) 企業培訓需求分析
(二) 具體項目的子目標
子目標的確定,是在總體目標確定后,根據具體培訓項目及階段來制定的子項止或階段性培訓規劃,包括實施過程、時間跨度、階段、步驟、方法、措施、要求和評估方法等。
(三) 分配培訓資源
由于企業培訓受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條件限制,因而為減少浪費,提高培訓純凈,必須對培訓的各子項止或階段性目標,按輕重緩急分配培訓資源,以確保各項目標都有相就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持。
(四) 進行綜合平衡
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綜合平衡
(1) 在培訓投資與人力資源規劃之間進行平衡
(2) 在企業正常生產與培訓項目之間進行平衡
(3) 在員工培訓需求與師資來源之間進行平衡
(4) 在員工培訓與個人職業生涯規劃之間進行平衡
(5) 在培訓項目與培訓完成期限之間進行平衡
2、 我國常見的教學設計程序
答:在我國的學校教育與培訓教學中,流行著一種比較簡單實用的教學設計程序。該程序既適用于一門課程和一個教學單元的設計,又適用于一節課的教學設計。其主要步驟是:
(1) 確定教學目的
(2) 闡明教學目標
(3) 分析教學對象的特征
(4) 選擇教學策略
(5) 選擇教學方法及媒體
(6) 實施具體的教學計劃
(7) 評價學員的學習情況,及時進行反饋修正
3、 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
答:管理人員的一般培訓要求:崗位工作會議組織能力,進行崗位開發的能力,開展團隊活動所需的知識、信息等。具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內容:
(1) 知識補充與更新。
(2) 技能開發
(3) 觀念轉變
(4) 思維技巧
管理技能開發的基本模式
(一) 在職開發
大多數管理人員的開發是在工作中進行的。在實際工作中,管理人員可以積累經驗、增長才干,還可以獨立地顯示出潛在的領導能力。
(二) 替補訓練
替補訓練是指讓管理人員在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基礎上熟悉其直接上級的職責,每一名都被指定為替補衰老是,一旦其上級離任替補訓練者即可按預告程序準備接替其工作。
優點:訓練周密,管理人員在預定接替的工作環境和職位上工作;極大地增強開發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缺點:渴望晉升但又未補行為替補訓練者的人可能感到前途渺茫,積極性下降,已經等修不少時間的替補訓練者可能變得垂頭喪氣,特別當他們看到窯被其他讓的替補訓練者填補時更是如此;某些上級唯恐被取而代之,不向替補訓練者傳授他們所有的知識和技能。
(三) 短期學習
短期學習即開展各種短期的學習班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
優點:管理人員能全力以赴進行學習;學習有針對性、有深度,效果較好。
缺點:管理人員脫離工作一段時間,會對工作帶來一些影響。
(四) 輪流任職計劃
輪流任職計劃是指讓主要的和有培養前途的管理人員輪流任職的培訓方式。依據如下:
1、 通過作業輪換,管理人員將逐漸學會按照管理的原則而不是按某職務方面的技術要求來思考問題;
2、 輪換將允許有一定能力的管理人員確定他們愿意進行管理的職務范圍,也便于上級確認其適合工作的崗位;
3、 公司的高級職務可以由對不同部門的問題有廣泛了解的更有資格的人擔任。
(五) 決策模擬訓練
決策模擬訓練又稱“解決和處理問題方法訓練“,是指通過模擬各種決策情況,以及在諸多方案中如何作出選擇,它的目的是提高決策的有效性。
(六) 決策競賽
決策競賽是指對發生的各種事件進行決策的模擬設計,提高參賽者的學習興趣,使其掌握決策技巧。
(七)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目前常用的一種管理人員的開發方法。
(八) 敏感性訓練
敏感性訓練是直接訓練管理人員對其他人的敏感性的培訓,它強調的不是訓練的內容,而是訓練的過程;而是訓練的過程;不是思想上的訓練,而是感情上的訓練。
(九) 跨文化管理訓練
培訓的目的是了解各國不同的文化,學會尊重各自的文化,并轉化為競爭優勢,培訓的方式是講課和開展討論。培訓主要分三個階段:
1、 使受訓管理人員掌握各種文化背景知識。
2、 改變受訓者的態度,消除受訓者的偏見,使他們形成這樣一種觀念:“各種文化沒有好壞之分,只是各不相同,我們必須理解和尊重其各自的文化。”
3、 使受訓管理人員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的技巧,如不可以把泰國的兒童舉到頭頂,在德國赴約時一定不可遲到等。
4、 P193 關于培訓效果評估方法及其步驟
答:培訓效果的定性評估法有很多種,如問卷調查、訪談、觀察和座談等都是定性評估法的范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