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模擬考試 考友錄 實用文檔 求職招聘 論文下載 | ||
![]() |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訓 | 在職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法律碩士 | MBA考試 MPA考試 | 中科院 |
|
![]() |
四六級 | 職稱英語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托福 | 雅思 | 專四專八 | 口譯筆譯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申碩英語 | 攻碩英語 | 職稱日語 | 日語學習 | 法語 | 德語 | 韓語 |
|
![]() |
計算機等級考試 | 軟件水平考試 | 職稱計算機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華為認證 | Java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期貨從業資格 | 司法考試 | 法律顧問 | 導游資格 報檢員 | 教師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外銷員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人力資源 | 管理咨詢師考試 | 秘書資格 | 心理咨詢師考試 | 出版專業資格 | 廣告師職業水平 駕駛員 | 網絡編輯 |
|
![]() |
衛生資格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執業護士 | |
![]()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證) | 經濟師 | 會計職稱 | 注冊會計師 | 審計師 | 注冊稅務師 注冊資產評估師 | 高級會計師 | ACCA | 統計師 | 精算師 | 理財規劃師 | 國際內審師 |
|
![]() |
一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 | 造價工程師 | 造價員 | 咨詢工程師 | 監理工程師 | 安全工程師 質量工程師 | 物業管理師 | 招標師 | 結構工程師 | 建筑師 | 房地產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 | 巖土師 設備監理師 | 房地產經紀人 | 投資項目管理師 | 土地登記代理人 | 環境影響評價師 | 環保工程師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公路造價師 | 安全評價師 | 電氣工程師 | 注冊測繪師 | 注冊計量師 |
|
![]() |
繽紛校園 | 實用文檔 | 英語學習 | 作文大全 | 求職招聘 | 論文下載 | 訪談 | 游戲 |
轉型中的痛苦磨合
“楊志”現象反映了民營企業轉型中的通病。
外資企業與民營企業有很多區別:外資企業更強調通過完善的管理體系、高效的執行力度、順暢的流程運轉、合理的組織架構幾個方面共同起作用,提高企業運作效率,推動企業健康向前發展,類似與案例中提到的“堅持原則、不講情面、就事論事”,但在大多數民營企業尤其是家族半家族的民營企業中,講情面、靠人情的情況時有出現,企業的規章制度形同虛設,執行的效率大打折扣,最終影響到企業運營管理中的各個環節,再加上外部環境諸如競爭激烈、原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猛漲等因素的影響,企業發展舉步維艱,案例中的武松集團就比較類似。
其次,“空降兵”到企業后,怎么使用的問題。“楊志”來了之后,開始逐步規范人力資源的相關操作細節,引入了諸如平衡積分卡、360度績效考核、末位淘汰制等實效的管理工具,希望以此明確獎懲、提高員工隊伍的積極性,但員工的配合度卻很差,甚至到上司那“告狀”,引發了一系列“沖突”。其實就所引入的管理制度本身而言,沒有一點問題,這些制度都是時下眾多企業推崇的實用管理工具。
問題出在兩個方面:一是這些制度在推廣過程中沒有很好地和各個協作部門、員工隊伍進行很好溝通。案例中楊志的“你以為你是誰?還真把自己當職業經理啊???我看你只配吃軟飯!如果離開武松集團,你還能找到工作,那就真是奇跡!”,這種溝通方法實在不敢恭維,也不應是一位“職業經理人”應有的溝通方式,可見“楊志”本人與同事的溝通方法存在極大隱患;二是“武松”本人對“楊志”及其推廣的制度所持的態度問題。
案例中當武松“發現楊志罵的都是自己也想罵的但是又不能罵的人,由楊志出面罵人,他罵完之后自己再出面安撫,既教育了員工,又收買了人心,兩全其美”,表面上看“武松”與“楊志”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效果挺好,“兩全其美”。但事實上,如果“唱”不好,反而害了自己,誤了企業。假如老板本身認可“空降兵”的行事風格及其出臺的制度,就應該和經理人一起,“暗中”“明里”堅決堅持的予以貫徹、推廣,最終達到自己預期的目的,并使其滲入到公司現有的企業文化。
還有一點,案例中“楊志”兼職過多,身份過雜,有時反而會使自己、上司行事尷尬,不利于推動工作,當然這點放在整個案例中來看,影響并不十分大。
最后,民營企業在追求建立現代企業管理體系的進程中,常見有兩種方式:引入“空降部隊”、自我完善。引入“空降兵”,不可回避的因素就是其與企業的匹配度,以及企業領導者與“空降部隊”的相互配合,雖然貌似是條捷徑,但磨合的過程會很痛苦。當企業通過自我完善來提升運營管理水平時,“蛻變”的過程也會讓企業備受折磨。具體哪種方式更合適,不可一概而論,必須因時、因勢合理選擇。(朱良,北京脈動咨詢公司項目主管)
變革管理,文化先行
從武松集團的成長生命周期分析,集團正處于成長后期,用伊查克。艾迪思(Ichak Adizes)的企業生命周期理論分析,應該是青春期。其顯著特點是企業成長迅速,在這一階段,企業必須脫離“人治”的特征,逐步實現授權管理、制度化和規范化管理,才有可能順利進入下一個階段即盛年期。
每個人都想改變世界,但每個人都沒有想著去改變自己。——列夫。托爾斯泰
企業變革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一個企業的策略或者計劃能夠在沒有適當的組織文化的輔助下能夠成功。因為文化決定了人們的習慣,而任何試圖改變組織現有運營方式的轉型都打破了組織慣常的業務模式,并要求個人改變他們長期形成的習慣。不幸的是,“每個人都想改變世界,但每個人都沒有想著去改變自己”。變革任重而道遠,處理不當就會遇到障礙甚至是組織成員強烈的抵制。很多企業由于變革帶來的陣痛過多而無法承受。于是有人驚呼“變,找死;不變,等死。”
對楊志來說,正是由于忽略了這種文化的影響力而使自己成為變革的犧牲品。
古老的社會學將人與人之間產生聯系的方式分為兩種,即社交性與團結性。社交性是指組織內成員友善交往的程度,團結性指組織內成員之間協作創利的程度。前者重在“做人”,后者重在“謀事”。這兩種行為在不同的組織/公司內,表現的強弱不同,由此就反映出不同類型的組織特征,構成不同類型的企業文化。
對于武松集團而言,“武松集團內部一團和氣,經理和員工幾乎都是陽谷縣人,上班時是同事,下班之后是鄰居,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得饒人處且饒人”。表現出明顯的社交性處事原則。這種原則導致的不良結果就是人們會容忍低績效,把解決組織效率問題所必須的管理沖突看做是得罪人。
而楊志所提出的“從績效考核入手,用制度代替關系,用數字代替人情,用賞罰分明的軍事化管理提高員工的執行力”,就是要求管理者從維護公司績效出發,不怕得罪人,員工間合作的基礎不再是友情,而是共同的工作目標及籍由工作目標的完成所帶來的明確的共同利益。這是一種典型的團結性要求。
在一個高度社交性的文化氛圍中推行一種要求高度團結性的管理方式,這是楊志所面臨的根本問題。社交性與團結性本身并不矛盾,不是非此即彼,問題在于楊志不但沒有很好地利用社交性的文化優勢為變革服務,反而站到了文化的對立面。
首先,沒有統一戰線。任何一種管理變革,必須在變革前對變革的必要性進行解釋說明,樹立變革目標,闡述變革的重要性、迫切性及變革對于公司及員工群體的益處,最大限度地引導員工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來促進變革成功。而楊志顯然是在孤軍做戰,不但普通員工不支持,高層管理團隊也不認同,甚至連董事長武松對于變革也采取在暗中推波助瀾式的支持而不是旗幟鮮明地倡導。這樣改革變成了“空降兵與地面軍團的博弈”,失道寡助,空降兵楊志將難以取勝。
其次,溝通不充分。溝通是變革管理的關鍵。有效的溝通不但能夠使員工明確變革的目標,同時也提高他們參加變革的主動性。尤其是在社交性較強的公司,持續的溝通更為重要。對于骨干人員需要通過一對一的朋友式討論,讓他們知道變革勢在必行。要分辨那些抱怨、反對的聲音,因為這些也有可能來自真正關心公司的人。贏得他們對組織轉型的支持非常重要,一旦他們“拍手稱快”,就會“奔走相告”,變成變革最有激情的踐行者。而楊志在溝通過程中采取了打擊甚至謾罵的溝通方式,顯然適得其反。不但沒有達到正向的溝通作用,反而徒生事端,在落人口實的同時將自己置于風口浪尖。一旦有點風吹草動,企業老板必然會壯士斷腕。
第三,沒有重視團隊培養。企業進行管理變革的目的,本質上是要提高員工績效,提升員工素質,這就需要在給部屬誠實公正評估的前提下,大量投資開發部屬潛能。正如韋爾奇所說,淘汰不適應的員工,留下來的就得好好培植,讓部屬知道他所長、所短。公司提供訓練,改進他的短處,加強其專業技能。而顯然楊志所實施的管理變革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人才培養的環節。不但不能從本質上解決企業績效問題,還容易使員工產生企業僅僅把員工當成工具的想法。尤其是在社交性特征明顯的公司,由此而產生的對企業的抵觸情緒將更為明顯。
總之,變革管理一直被視為是最為重要的3個營運業務流程之一。比起其他的組織,但凡能輕松、快速而有效地適應變革的組織總是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而在變革的過程中那些更為注重文化因素的公司,變革的效果更好。正如艾瑞克。斯哥特所說,“三分之一組織在變革,少有成功。四分之三變革靠領導,而非管理。”(王彥,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合伙人。)
卡莉式“一招鮮”
編輯曾給出了幾個可供選擇的討論角度。其中有一個角度是:獵頭王婆,她對楊志的包裝能成功嗎?個人認為:王婆對楊志的包裝能夠取得成功。
楊志是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我們說得太多也聽得太多,但詢問一個本源性的問題:為什么叫職業經理人?首先,要職業化,就是說當經理管人,這就是他的工作;其次,具有階段性,今天在梁山明天去黑風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卻做同樣的事;第三,就是專業化。
那么我們來看看楊志的專業化體現在哪里?表面看來是罵人,深入點看是能夠罵老總想罵的人,而再深入一點看,就是能夠以強硬的手腕,在企業內部實施改革,改變家族企業原有的人情文化,以績效文化為替代。這實際上是楊志的價值所在。
再來研究一個問題:楊志所提供的專業價值有實際市場需求嗎?答案是有。家族企業向來被詬病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人情大于制度、人治大于法治、只講關系不認結果。隨著家族企業的逐步壯大,企業老板逐步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嚴重阻礙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絆腳石。也正因如此,職業經理人空降家族企業高管,成為近些年家族企業一種十分普遍的事情。
看一個現實的例子。2005年2月9日,由于對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產生了重大分歧,惠普CEO卡莉向董事會提出辭職。個人認為,卡莉辭職只不過是因為她已經完成了自己“做惡人”的歷史使命。
卡莉任職6年的時間,完成了惠普60年以前的年營業規模;改變了惠普產品偏重商業客戶的市場認知度,啟動惠普公司消費類市場;將惠普以硬件產品為主流產品的形象,注入了管理軟件的活力,先后收購了6家以上的處理軟件公司,并將他們嵌入到自己的產品開發和商品化中去;將惠普商標簡化,使其世界市場接受度最大化;將惠普從一個以技術產品規模衡量自己在市場上地位的公司,變成用市場占有率來衡量自己在市場地位的公司;將惠普公司形象變為年輕、時尚。這些是卡莉對惠普做出的貢獻,而事實上這些也正式當初惠普公司請來卡莉的主要目的:實現公司業績快速增長、改變惠普傳統文化、為惠普公司注入新的活力以及開拓新的市場。
而做出這些貢獻的前提,就是卡莉的“專業化惡人”式的推動惠普改革。“堅決、以目標為導向;如有必要,毫不留情”,這是當年美國《商業周刊》對這位商界鐵娘子的評語。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初為了推動惠普并購康柏案,她甚至不惜與惠普創始人的兒子翻臉,當兼并案最終通過后,她堅決把惠普創始人的兒子趕出了董事會。為了表示革新,她把新惠普的股票代碼由HWP改為HPQ.“到劃清界限的時候了。”她說。也正因如此,美國媒體曾推出最不受歡迎的“惡女排行榜”, 卡莉被評為惡女NO.1.
雖然卡莉和楊志一樣,最終以“下課”收場,但不意味著從此江湖沒有了他們的位置。因“業績不理想”而“被迫辭職”的卡莉在辭職后立刻成為各大公司爭搶的對象,其收費在4萬美元以上的演講更是受到眾多企業家的追捧。這位不但是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到目前為止惟一一位曾經領導一家躋身《財富》20強企業的女人,最近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線,此時她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麥凱恩在明年入主白宮。
楊志的“專業化惡人”形象給我們的啟示是:在有足夠市場需求的前提下,以專業化的形象示人更利于個人品牌的形成。就如同以幫助企業上市為專業的唐駿一樣,一招鮮吃遍天,在企業江湖中,永遠會有專業化人才的一席之地(商振,咨詢師、培訓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