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從總體上來說,松的貨幣政策將使得證券市場價格上揚,緊的貨幣政策將使得證券市場價格下跌。
(1)為企業生產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利潤上升,從而股價上升。
(2)社會總需求增大,刺激生產發展,同時居民收入得到提高,因而對證券投資的需求增加,證券價格上揚。
(3)銀行利率隨貨幣供應量增加而下降,部分資金從銀行轉移出來流向證券市場,也將擴大證券市場的需求;同時利率下降還提高了證券價值的評估,二者均使價格上升。
(4)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將引發通貨膨脹,適度的通貨膨脹或在通脹初期,市場表現出繁榮,企業利潤上升,加上受保值意識驅使,資金轉向證券市場,使證券價值和對證券的需求均增加,從而股價上升。但是當通貨膨脹上升到一定程度,可能惡化經濟環境,將對證券市場起反面作用,而且政府采取措施,實施緊縮政策(包括緊縮財政和緊縮貨幣)將為時不遠,當市場對此作出預期時,證券價格將會下跌。具體的政策工具對證券市場還會有其特殊的影響:
(1)利率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利率政策在各國存在差異,有的采用浮動利率制,此時利率是作為一個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直接對貨幣供應量作出反應。有的實行固定利率制,利率作為一個貨幣政策工具受到政府(央行)直接控制。無論如何,利率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是十分直接的。①利率上升,公司借款成本增加,利潤率下降,股票價格自然下跌。特別是那些負債率比較高,而且主要由銀行貸款從事生產經營的企業,這種影響將極為顯著,相應股票的價格將跌得更慘。②利率上升,將使得負債經營的企業經營困難,經營風險增大,從而公司債券和股票價格都將下跌。③利率上升,債券和股票投資機會成本增大,從而價值評估降低,導致價格下跌。④利率上升,吸引部分資金從債市特別是股市轉向儲蓄,導致證券需求下降,證券價格下跌。⑤實行保值補貼儲蓄政策,大量資金將流向儲蓄,證券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倍受冷落。利率降低,將對證券市場起完全相反的作用。特別值得強調的是,我國已取消了保值補貼,這樣將使儲蓄不再具有保值功能,從而有了風險,這樣可能使部分資金流向證券市場。在當前我國基金市場不發達的情況下,利率下降,將使資金更多地流向國債市場。在西方國家基金業比較發達,許多基金通過分散投資極大地降低了風險,而且能夠獲得相對高的收益,個人投資者大多借助于基金來實現保值,因而我國利率市場化應與基金市場的發展協調進行,這是整個市場的完善與發展的要求。
(2)在中央銀行貨幣政策通過貸款計劃實行總量控制的前提下,為了實現國家的產業政策和區域經濟政策,采取區別對待的方針。該項政策不僅會對市場產生整體影響,而且還會產生結構性的影響。當降低貸款限額、壓縮信貸規模時,從緊的貨幣政策使市場總體呈下跌走勢,但如果在從緊的貨幣政策前提下,實行總量控制、區別對待、緊中有松,那么一些優先發展的產業和國家支柱產業以及農業、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礎產業及優先重點發展的地區的證券價格則可能不受影響,甚至逆勢而行。總的來說,這時貸款流向反映產業政策,并將引起證券市場價格的比價關系作出結構性的調整。
(3)公開市場業務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政府如果通過公開市場購回債券來增大貨幣供應量,則一方面減少了國債的供給,從而減少證券市場的總供給,使得證券價格上揚,特別是被政府購買國債品種(通常是短期國債)將首先上揚;另一方面,政府回購國債相當于向證券市場提供了一筆資金,這筆資金最直接的效應是提高對證券的需求,從而使整個證券市場價格上揚。可見公開市場業務的調控工具最先、最直接地對證券市場產生影響。
(4)關于匯率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匯率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一般來講,一國的經濟越開放,證券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越高,證券市場受匯率的影響越大。這里匯率用單位外幣的本幣標值來表示。
①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本國產品競爭力強,出口型企業將增加收益,因而企業的股票和債券價格將上漲;相反,依賴于進口的企業成本增加,利潤受損,股票和債券價格將下跌。
②匯率上升,本幣貶值,將導致資本流出本國,資本的流失將使得本國證券市場需求減少,從而市場價格下跌。
③匯率上升,本幣表示的進口商品價格提高,進而帶動國內物價水平上漲,引起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對證券市場的影響要根據當時的經濟形勢和具體企業以及政策行為進行分析。
④匯率上升,為維持匯率穩定,政府可能動用外匯儲備,拋售外匯,從而將減少本幣的供應量,使得證券市場價格下跌,直到匯率回落恢復均衡,反面效應可能使證券價格回升。
⑤匯率上升時,政府可能利用債市與匯市聯動操作達到既控制匯率的升勢又不減少貨幣供應量,即拋售外匯,同時回購國債,則將使國債市場價格上揚。
相關推薦:2009年下半年證券從業考試各科考試大綱匯總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