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資產配置管理
第一節 資產配置管理概述
一、資產配置的含義
資產配置是指根據投資需求將投資資金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進行分配,通常是將資產在低風險、低收益證券與高風險、高收益證券之間進行分配。
投資一般分三個階段:
1.規劃階段
2.實施階段
3.優化管理
投資規劃即資產配置,它是資產組合管理決策制定步驟中最重要的環節。
例題1:有效的資產配置( )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收益。
A.可以
B.不能
C.不確定
D.以上皆不正確
答案:A
二、資產配置管理的原因與目標
資產配置是投資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也是決定投資組合相對業績的主要因素。資產配置的目標在于以資產類別的歷史表現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為基礎,決定不同資產類別在投資組合中所占比重,從而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收益,消除投資者對收益所承擔的不必要的額外風險。
三、資產配置的主要考慮因素(p255-256)
資產配置作為投資管理中的核心環節,其目標在于協調提高收益與降低風險之間的關系,這與投資者的特征和需求密切相關。
(一)影響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和收益要求的各項因素
包括投資者的年齡或投資周期、資產負債狀況、財務變動狀況與趨勢、財富凈值和風險偏好等因素。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個人的生命周期是影響資產配置的最主要因素。在最初的工作累積期,考慮到流動性需求和為個人長遠發展目標進行積累的需要,投資應偏向風險高、收益高的產品;進入工作穩固期以后,收入相應而言高于需求,可適當選擇風險適中的產品以降低長期投資的風險;當進入退休以后,支出高于收入,對長遠資金來源的需求也開始降低,可選擇風險較低但收益穩定的產品,以確保個人累積的資產免受通貨膨脹的負面影響。隨著投資者年齡的日益增加,投資應該逐漸向節稅產品傾斜。
(二)影響各類資產的風險收益狀況以及相關關系的資本市場環境因素
一般只有專業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會受到監管的約束。在進行資產配置時必須充分考慮各種市場和監管因素的變化和影響。
(三)資產的流動性特征與投資者的流動性要求上匹配的問題
資產的流動性是指資產以公平價格售出的難易程度,它體現投資資產時間尺度和價格尺度之間的關系。投資者必須根據自己短時間內處理資產的可能性,建立投資中流動性資產的最低標準。
(四)投資期限
投資者在有不同到期日的資產(如債券等)之間進行選擇時,需要考慮投資期限的安排問題。
(五)稅收考慮
稅收結果對投資決策意義重大,因為任何一個投資策略的業績都是由其稅后收益的多少來進行評價的。對面臨高稅率的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而言,他們更重視在整個資產配置中合理選擇避稅或緩稅的投資產品。
例題2:
判斷正誤:資產管理者進行資產配置時,不能脫離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而無約束地進行。
答案:正確
相關推薦:2009年證券考試:證券投資基金各章復習精華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