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建設工程進度控制
(一)流水施工進度計劃的安排(考核點五1)
1、復習主要參考《建設工程進度控制》教材(以下簡稱"進度控制"教材)第二章第一、二、三節。
2、考核可能涉及的主要內容:
(1)流水施工特點,流水施工參數的概念("進度控制"教材第二章第一節)。
主要特點是:①各工作隊實現專業化施工;
②各工作隊連續工作(中間無空閑時間);
③工作面盡可能充分利用(工作面不空閑或盡可能少空閑);
④單位時間投入資源較均衡。
(2)幾種流水施工組織方式的特點("質量控制"教材第二章第一節)。
(3)等節奏與異節奏流水施工組織方式的流水施工參數的確定("進度控制"教材第二章第二節)。
(4)非節奏流水施工組織方式的流水施工參數的確定("進度控制"教材第二章第三節)。
3、復習本考核點時應注意的問題。
(1)區分與掌握各種流水施工組織方式的概念和特點是選擇流水施工組織方式時應當考慮的前提。如表3所示。它們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主要的共同點是:①保證施工過程或專業施工隊的連續施工。②都要比順序作業施工組織的工期縮短。
特點流水組織方式
各施工過程在各施工段上流水節拍;相鄰施工過程流水步距k;專業施工隊是否等于施工過程數;專業施工隊在各施工段連續工作;施工段有無空閑;
(2)對于各種流水組織方式計算流水施工工期的公式各不相同。可以將公式對照流水施工進度橫道圖就能理解清楚。
③對于非節奏流水施工因各施工過程在各施工段中的流水節拍均不盡相等,
(3)要注意在計算工期時上述公式中的G、Z、C分別指的是兩個施工過程之間的工藝間隔時間、組織間隔、時間和提前插入時間要求的時間距離。應注意每個要求只計算一個數值(一次)。這些對照橫道圖就能體會。
(二)關鍵線路和關鍵工作的確定方法(考核點五2)
1、本考核點涉及的確定方法很多,散布于"進度控制"教材的各部分中,為便于復習,現概括總結如下。
確定關鍵線路及關鍵工作的方法:
(1)從網絡的起始節點至最終節點之間所經過的各條路線中,總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條線路即為關鍵線路。關鍵線路上的工作是關鍵工作〖CD2〗這種直接觀察判別法適用于路線較少、不太復雜的網絡,否則容易出錯,或漏掉個別絡線。("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一節五)
(2)總時差值最小的工作為關鍵工作,關鍵工作從始節點到終節點的聯線是關鍵線路。(當網絡的計劃工期等于計算工期時,總時差等于零的工作是關鍵工作,關鍵工作聯線為關鍵線路。)
這種方法需要將各時間參數(最早時間、最遲時間及工作總時差)都算出來,所以較麻煩、費時多,只有當考題要求需要計算最早時間、最遲時間以及工作總時差的情況下,在已有計算參數值的基礎上,用此方法判斷才方便("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三節二(一)6)。這兩種方法的優點是可靠、不易出錯、省心。
(3)關鍵線路上的節點稱為關鍵節點。關鍵工作兩端的節點必為關鍵節點,但兩端為關鍵節點的工作不一定是關鍵工作。關鍵節點的最遲時間與最早時間的差值最小。(當網絡計劃的計劃工期時,關鍵節點的最早時間必等于最遲時間。)〖CD2〗這種判別方法是以節點的最早、最遲時間計算為基礎的。節點時間的概念比較難理解,初學者如概念不清很易搞亂,最好不用。但有時考題給出的不是工作的最早、最遲時間,而是節點的最早、最遲時間。這時首先要依上述原則判定關鍵節點,然后再找其聯線即關鍵線路。如果遇到連接關鍵節點的線路局部出現二條時,就要看兩個節點間哪條局部線路長,長的則是關鍵路線的一部,短的就不是("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三節二(二)3)。
另外,節點時間參數與工作時間參數的關系可以表示為:
節點i的最早時間ETi等于以該節點為開始節點的所有工作(或該節點i之后的所有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ESij ;節點的最遲時間LTj等于以該節點為完成節點的所有工作(或該節點i之前的所有工作)的最遲完成時間LFhi 。
(4)標號法(追根溯源法)。實際上是先求各節點的最早時間ET,并在節點上標注出該節點最早時間ET是由該節點前的哪一項工作決定的。或者說是由該節點前的哪一個緊前節點的最早時間決定的。從初始節點到最終節點全部節點的ET值算出后,再由最終節點向前逐個節點尋索追根尋源直至初始節點,最后其聯線即關鍵線路(見"進度控制"教材第三章第三節二(三)圖3-23)。
這種方法只需計算節點最早時間ET即可。如果節點時間及其概念清楚,而又沒有其他計算要求時,此法不失為一個較方便、可靠的方法。
(5)由工作最早時間確定關鍵線路及關鍵工作(追根溯源法,非教材中介紹方法,僅供參考)。其原理與標號法相同,只不過不是通過計算節點最早時間,而是通過計算工作最早時間,再由最終節點向初始節點逐項工作,追根溯源找出關鍵線路及關鍵工作。仍以教材中標號法的例子(圖3-23)為例。其方法如圖11,此法與各法相比概念清楚、快捷、可靠、不易搞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