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共6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 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中,財政存在的前提是( )。
A.社會產品
B.社會再生產
C.市場失靈
D. 貨幣流通
標準答案: c
2、 公共產品的核心特征是()
A,非排他性
B,非競爭性
C,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
D,排他性和競爭性
標準答案: c
3、 實現公共產品生產效率的基本途徑是( )。
A. 完善政府收支制度
B. 完善公共部門的組織制度和激勵約束制度
C.完善公共部門的效率評估制度
D.改變公共部門的壟斷性質
標準答案: b
4、 考核交通、教育等支出時,應采用的方法是( )。
A. 成本效益分析法
B. 最低收費法
C. 公共勞務收費法
D. 投入產出分析法
標準答案: c
解析:對于那些有直接經濟效益的支出項目(如基本建設投資支出),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對于那些只有社會效益、且其產品不能進入市場的支出項目(如國防支出),采用“最低費用”分析法;對于那些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但其經濟效益難以直接衡量,而其產品可以全部或部分進入市場的支出項目(如交通、教育等支出),則采用“公共勞務收費法”來衡量和提高財政支出的效益。
5、 財政支出效益分析有多種方法,國防支出適宜采用()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最低費用選擇法
C,公共勞務收費法
D,公開招標法
標準答案: b
解析:國防支出只有社會效益,而且其產品不能進入市場,適宜采用最低費用法。
6、 開放以后,我國財政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以及中央財政支出占全國財政支出總額的比重變化趨勢是()
A,上升
B,下降
A, 前者上升,后者下降
D,前者下降,后者上升
標準答案: b
73、 非招標性采購方式主要包括( )。
A.競爭性談判采購
B.小額采購
C.批量采購
D.詢價采購
E.單一來源采購
標準答案: a, d, e
74、 某化妝品廠(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將新試產的一批化妝品用于職工福利,該產品沒有同類產品價格,已知該批產品的成本為10000元,成本利潤率為5%,消費稅稅率為30%,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
A.該筆業務應納增值稅2 550元
B.該筆業務應納消費稅4 500元
C.該筆業務繳納消費稅,不繳納增值稅
D.該筆業務所繳納的稅款應計入“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科目
E.該筆業務應繳納營業稅
標準答案: a, b
解析:消費稅的組成計稅價格 = (成本+利潤)/ (1-消費稅稅率)= (10000+10000*5%) / (1-30%)= 15000
應納消費稅為:15000*30%=4500
增值稅的組成計稅價格 = 成本*(1+成本利潤率),屬于應征消費稅的貨物,其組成計稅價格還應加計消費稅。本題中增值稅的組成計計稅價格 = 10000*(1+5%)+ 4500 = 15000
應納增值稅為:15000*17%=2550
所繳納的稅款中消費稅應計入“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科目,而增值稅不能計入。
75、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包括()。
A.中國公民個人
B. 個體工商戶
C.港、澳、臺同胞和華僑
D. 外籍個人
E. 從事生產經營的一般納稅人
標準答案: a, b, c, d
解析:根據教材第三章第三節納稅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是指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雖無住所但在境內居住滿一年,以級無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滿一年但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公民、個體工商戶、外籍個人、華僑、香港、澳門、臺灣同胞等。對于從事生產經營的一般納稅人應繳納‘企業所得稅’
76、 從稅收征管效率來講,適合中央政府實施征管的有( )。
A.房產稅
B.消費稅
C.財產稅
D.農業稅
E.關稅
標準答案: b, e
解析:ACD適合地方政府征管,見教材204頁。
77、 績效預算的特征包括( )。
A. 屬于投入預算的預算組織形式
B. 重視對預算支出效益的考核
C. 只重視投入而忽視產出
D. 可推廣用于所有政府收支
E.有利于對預算支出監督控制
標準答案: b, e
解析:績效預算屬于產出預算,所以A錯誤;績效預算十分重視預算支出效益的考核。所以B正確,C錯誤。政府不同于市場,很多活動難以用數字表明其預期的效益,所以不能推廣用于所有政府收支,如國防、教育等就很難用績效預算。
78、 以下屬于預算外資金范圍的包括( )。
A.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B.用于鄉鎮政府開支的鄉自籌資金和鄉統籌資金
C.國有企業稅后留利
D.事業單位通過市場取得的不體現政府職能的經營收入
E.政府獲得的各種捐贈資金
標準答案: a, b, e
解析:國有企業稅后留用資金不再作為預算外資金。
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通過市場取得的不體現政府職能的經營、服務性收入不作為預算外資金管理,詳見教材219頁
79、 收支兩條線的實現方式有( )。
A.兩個賬戶、收支分離
B.一個賬戶、收支分離
C.單位開票、銀行收款
D.財政設站集中收款
E.銀行開票、銀行收款
標準答案: a, c, d, e
解析:見教材224頁
80、 下列屬于財政法制調整對象的有( )
A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收支分配關系
B企業與個人的收入分配關系
C企業與銀行之間的信貸關系
D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關系
E國家安排財政支出的關系
標準答案: d, e
解析:見教材238頁,財政法制的調整對象包括:
調整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關系
調整國家安排財政支出的關系
調整國家對財政資金的管理關系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