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4-4】2002年12月,甲公司效益下滑、面臨虧損,公司總經理電話請示正在外地出差的董事長。董事長指示把財務會計報告做得漂亮一些,總經理把這項工作交給公司總會計師,要求按董事長的意見辦。總會計師按公司領導意圖。對當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進行了技術處理,虛擬了若干筆無交易的銷售收入,從而使公司報表由虧變盈。經誠信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后,公司財務會計報告對外報出。
2003年4月,在《會計法》執行情況檢查中,當地財政部門發現該公司存在重大會計做假行為,依據《會計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制度,擬對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總會計師等相關人員進行行政處罰,并分別下達了行政處罰告知書。甲公司相關人員接到行政處罰告知書后,均要求舉行聽證會。
在聽證會上,有關當事人作了如下陳述:
公司董事長稱:“我前一段時間出差在外,對公司情況不太了解,雖然在財務會計報告上簽名并蓋章,但只是履行會計手續,我不能負任何責任。具體情況可由公司總經理予以說明。”
公司總經理稱:“我是搞技術出身的,主要抓公司的生產經營,對會計我是門外漢,我雖在財務會計報告上簽名并蓋章。那也只是履行程序而已。以前也是這樣做的,我不應承擔責任。有關財務會計報告情況應由傳情總會計師解釋。”
公司總會計師稱:“公司對外報出的財務會計報行是經過誠信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他們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誠信會計師事務所應對本公司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承擔由此帶來的一切責任。”
請問:根據我國會計法律、法規、制度規定,分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總會計師在聽證會上的陳述是否正確,并分別說明理由。
[解析]
(1)董事長的陳述不符合會計法律、法規、制度的規定。
理由:《會計法》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是本單位會計行為的責任主體。董事長作為單位負責人和法寶代表人,應對本單位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雖然董事長臨時出差在外,但他仍然是單位的負責人和法寶代表人,仍然需要在公司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上簽名并蓋章,并對本公司財務會計報表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事實上,該公司的會計造假行為為是董事長授意指使的。
(2)總經理的陳述不符合會計法律、法規、制度的規定。
理由:《會計法》規定,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單位的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簽名并蓋章。總經理負責單位日常經營管理活動許多財務活動和經濟業務事項是在公司總經理的指揮下進行的,也是財務會計報告的責任人,應承擔上應的法律責任,不能以不懂會計業務相推脫。事實上,該公司總經理也參與了會計造假。
(3)總會計師的陳述不符合會計法律、法規、制度的規定。
理由:總會計師應當對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承擔相應的責任,承擔的是會計責任;會計師事務所應當承擔相應的審計責任。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二者不能相替代、減輕或免除。
【例題·判斷題】目前我國實行的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中,以注冊會計師為主體的監督屬于國家監督。( )
[答案]×
【例題·多選題】會計監督體系包括( )
A.單位內部會計監督
B.會計工作的國家監督
C.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
D.新聞媒體監督
[答案]ABC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