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章 |
第 2 頁:第二章 |
第 5 頁:第三章 |
第 7 頁:第四章 |
第 8 頁:第五章 |
第 10 頁:第六章 |
第 11 頁:第七章 |
第 12 頁:第八章 |
第 14 頁:第九章 |
第 16 頁:第十章 |
第 21 頁:第十一章 |
第 24 頁:第十二章 |
第 25 頁:第十三章 |
第 26 頁:第十四章 |
第三章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一、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1.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和特點
(1)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基本結束和社會主義革命階段的開始。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是我國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的時期。過渡時期中國社會的性質是新民主主義社會,它是過渡性的社會形態。
(2)新民主主義社會存在著五種經濟成分: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 (主導)、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其中合作社經濟是個體經濟向集體經濟的過渡形式,國家資本主義是私人資本主義向國營經濟的過渡。
(3)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是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基本的階級力量。
(4)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隨著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逐步成為國內主要矛盾。而解決這一矛盾,必然使中國社會實現向社會主義的轉變。
(5)民族資產階級作為一個剝削階級是被消滅的對象,作為可以接受共產黨和工人階級領導的社會力量,又是團結和改造的對象。
(6)新民主主義社會是帶有過渡性質的社會,而不是獨立的社會形態,屬于社會主義體系(范疇) 。新民主主義社會中既有社會主義因素又有非社會主義因素(不能等同于社會主義社會)。
2.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及其理論依據
(1)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提出。
①為了確定我國工業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經過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我國國民經濟得以恢復,社會主義經濟因素的不斷增長,民主革命遺留下來的任務已經完成,政治經濟及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因此提出了“建設和改造同時并舉,逐步過渡”的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②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③這是一條以“一化三改”為內容的、社會主義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的總路線。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是總路線的主體,逐步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總路線的兩翼。工業化是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和目的;社會主義改造是工業化不可缺少的條件和手段,兩者互相聯系,互相促進。總路線的實質是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解決所有制問題。
(2)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理論依據。
①馬克思、恩格斯在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時,就提出了從資本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問題。逐步消滅私有制、確立公有制并大力發展生產的過渡時期,這是一切走向共產主義的國家不可逾越的發展階段。
②列寧認為,落后國家在先進國家無產階級的幫助下,“可以不經過資本主義發展階段而過渡到蘇維埃制度,然后經過一定的發展階段過渡到共產主義”。
③我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這一過渡時期之所以必要,并且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是由于:“一、我國經濟和文化的落后,要求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來創造為保證社會主義完全勝利所必要的經濟上和文化上的前提;二、我國有極其廣大的個體農業和手工業及在國民經濟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的資本主義工商業,要求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來改造他們。”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