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章 行政管理概述 |
第 2 頁:第二章 行政環境 |
第 3 頁:第三章 行政權力 |
第 4 頁:第四章 行政職能 |
第 5 頁:第五章 行政管理機構 |
第 6 頁:第六章 行政管理事務 |
第 7 頁:第七章 行政管理行為 |
第 8 頁:第八章 行政管理過程 |
第 9 頁:第九章 行政管理方法 |
第 10 頁:第十章 行政管理規范 |
第一章 行政管理概述
1. 行政管理是行政管理學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單選)
2. 法國的孟德斯鳩進一步提出了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分立的思想,即歷史學上著名的“三權分立”或稱“分權制衡”原則;(單選)
3. 政治是國家意志的表現,行政是國家意志的執行或者說政治是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政策的執行;(重點)
4. 行政管理屬于公共領域的管理,企業管理屬于私人領域的管理;(單選)
5. 行政管理是一種以政府行政機關為主體的管理;(單選)
6. 1865年,德國學者史坦因曾使用過“行政學”一詞;(單選)
7. 1887年,美國學者伍德羅威爾遜發表了《行政研究》一文;(單選)
8. 1900年,美國學者古德諾發表了《政治與行政》;(單選)
9. 1926年,美國學者羅納德懷特撰寫了第一本大學教科書《行政學導論》;(單選)
10. 1927年,美國學者魏洛比撰寫了另一本大學教課書《公共行政原理》;(單選)
11. 1910年,德國的馬克思韋伯出版了《社會與經濟組織理論》一書,提出了著名的“官僚組織論”;
12. 1911年,美國的F.W.泰羅發表了《科學管理原理》一書,提出了著名的科學管理理論;(單選)
13. 1916年,法國的法約爾出版了《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一書,提出了管理過程理論;(單選)
14. 當代西方行政管理學的發展大致經過了三個階段:(多項)
a) 一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至20世紀30年代以古典學派為代表的行政管理學;
b) 二是20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以行為科學學派、決策學派、系統學派等理論為代表的行政管理學;
c) 三是20世紀80年代以新公共管理理論、政府治理理論、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為代表的行政管理學;
15. 古德諾繼威爾遜之后,在其所著的《政治與行政》一書中進一步提出了政治與行政“兩分法”的觀點,(單選)認為政治是政策的制定,是國家意志的表達;行政是政策的執行,是國家意志的實現;
16. 管理的五大基本功能: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多項)
17. 韋伯認為三種權威形式包括:魅力權威、傳統權威和理性權威;(多項)
18. 早期行政管理學研究的重點是組織結構和程序,其理論邏輯起點是“經濟人”假設;(單選)
19. 梅奧帶領部分研究人員進行了“霍桑”實驗,提出了“社會人”理論假設;(單選)
20. 決策理論學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單選)
21. 西蒙認為,管理就是決策,決策是整個行政管理過程的中心;(單選)
22. 決策學派有代表的理論還有林德布洛姆的漸進決策理論和埃左尼的綜視決策理論;(多項)
23. 在行政管理學方面,系統學派具有代表性的理論有里格斯的行政生態理論和卡斯特的權變理論;(多項)
24. 后現代公共行政理論的核心概念是:公共能量場;(單選)
25. 研究和學習行政管理學的根本方法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單選)
26. 研究和學習行政管理學的具體方法有:規范方發、經驗方法、案例方法和比較方法;(多項)
27. 研究和學習行政管理學的實踐意義;(簡答)
a) 第一研究和學習行政管理學,有助于我們弄清我國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和改革目標、任務、方式,為我國行政管理指明方向;
b) 第二,研究和學習行政管理學,有助于提高我國公務員素質,進而提高我國的行政管理水平;
c) 第三,研究和學習行政管理學,有助于提高我國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的政策水平,促進事業單位與政府的良好合作,同時也有助于提高企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水平;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