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章 行政管理概述 |
第 2 頁:第二章 行政環境 |
第 3 頁:第三章 行政權力 |
第 4 頁:第四章 行政職能 |
第 5 頁:第五章 行政管理機構 |
第 6 頁:第六章 行政管理事務 |
第 7 頁:第七章 行政管理行為 |
第 8 頁:第八章 行政管理過程 |
第 9 頁:第九章 行政管理方法 |
第 10 頁:第十章 行政管理規范 |
第三章 行政權力
1. 權力可以劃分為:政治權力、經濟權力、文化權力、社會權力;(多項)
2. 行政權力是一種公共性權力、從屬性權力,也是一種政治權力。(多項)
3. 政府、非政府組織、各種社會團體都可以成為權力的主體;(多項)
4. 行政權力的主體主要是:國家行政機關;(單選)
5. 行政效率是國家行政權力的直接目的;(單選)
6. 行政權力的重要基礎是國家強制力;(單選)
7. 現代行政權力是與現代工業社會相適應的行政權力;(單選)
8. 20世紀以后,從發達國家開始,在世界范圍內出現了一種普遍的現象,行政權力急劇擴張,出現了所謂的行政國家;(單選)
9. 現代民主理論認為,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主權在民是現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單選)
10. 行政權力的具體來源有:強制力、誘導力、組織制度、信息、個人因素;(多項)
11. 強制力是一切權力的最原始和最直接的來源;(單選)
12. 行政權力是受監督和制約的,一方面是:以權力限制權力,另一方面是以權利限制權力;(多項)
13. 現代行政的目的在于實現公共利益,其所追求的目標是謀求公共利益,維護公共秩序,增進公共福利;
14. 聯邦制國家主要有: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其中以美國最為典型。單一制國家主要有:英國、法國、日本,英國是單一制國家的典型;(單項或者多項)
15. 我國在計劃經濟時期,事權主要表現為經濟管理權;(單選)
16. 結合實際情況,論述我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行政權力關系思路的具體內容:(論述)
a) 以憲法形式明確規定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分權范圍。通過立法明確劃分中央專有權力、地方專有權力及中央與地方共享權力,從而為中央與地方關系的良性互動奠定基礎;
b) 實現中央與地方利益分配合理化。在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事權的基礎上,劃清各級政府應承擔的各項支出責任。其次是在科學地配置中央與地方稅源。最后實行規范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c) 實行地方分權和基層自治。在我國中央與地方權力關系的未來發展中,地方自治和基層自治制度是基本趨勢之一,今后要完善地方自治制度,擴大地方自治的范圍,把地方自治與中央集權有機地結合起來;
d) 健全和完善對地方權力的監督。一方面要加強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對地方權力的監控,另一方面,要健全和完善地方選民自下而上對地方行政權力的監控,保證行政權力切實體現公共意志,為公共利益服務;
17. 簡述行政權力的主要特性表現在哪幾方面?(簡答)
a) 公共性—是一切國家行政權力的重要特性,行政權力的公共性是行政權力的合法性的基礎。
b) 執行性—現代行政權力從根本上是行政主體執行民意代表機關的意志所擁有的權力,行政權力實質上是一種執行性權力。
c) 有限性—行政權力的有限性是指行政權力在各個方面都受到約束和限制。行政權力不但在使用范圍、權力行使方式有限,而且行政權受監督和制約的。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