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選擇題 |
第 2 頁:簡答題 |
第 3 頁:論述題 |
第 4 頁:分析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 |
一、選擇題(在每一小題的四個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后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40分)
二、簡答題(每題6分,共計30分)
1、答案要點:
(1)企業職工是“社會人”。(1分)
(2)滿足工人的社會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氣,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1分)
(3)企業中實際存在著一種“非正式組織”。 (2分)
(4)企業應組織好集體工作,促進協作。(2分)
2、答案要點:
(1)整體性原理(1分)
(2)動態性原理(1分)
(3)開放性原理(1分)
(4)環境適應性原理(1分)
(5)綜合性原理(2分)
3、答案要點:
(1)可以滿足職工的需要。(1分)
(2)人們在非正式組織中的頻繁接觸會使相互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融洽。(1分)
(3)非正式組織雖然主要是發展一種工余的、非工作性的關系,但是它們對其成員在正式組織中的工作情況也往往是非常重要的。(2分)
(4)非正式組織也是在某種社會環境中存在的,非正式組織為了群體的利益,往往會自覺或自發地幫助正式組織維護正常的活動秩序。(2分)
4、答案要點:
區別:這兩項工作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1分)決策是關于組織活動方向、內容以及方式的選擇。(1分)計劃則是對組織內部不同成員在一定時期內行動任務的具體安排。(1分)
聯系:(1)決策是計劃的前提,計劃是決策的邏輯延續。(1分)(2)在實際工作中決策與計劃是相互滲透、相互交織的。(2分)
5、答案要點:
(1)維持是保證系統活動順利進行的基本手段,也是系統中大部分管理人員,特別是中層和基層管理人員要花大部分精力從事的工作;(2分)(2)任何社會系統都是一個由眾多要素構成的,和外界不斷發生物質、信息、能量交換的動態、開放的非平衡系統,這就要求企業要適應系統內外變化進行局部和全局的調整,這就是管理的創新職能。(2分)(3)系統的生命力取決于社會對系統的需要程度以及系統本身的貢獻能力,系統不斷改變和調整取得和組合資源的方式、方向和結果,向社會提供新的貢獻,就是創新的主要內涵和作用;它們相互作用,不可或缺。創新是維持基礎上的發展,而維持是創新的邏輯延續,維持是為了實現創新的成果,而創新為更高層次的維持提供依據和框架。任何管理都是圍繞管理的創新和維持展開的。(2分)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