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專項練習題 |
第 2 頁:參考答案 |
一、A1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最嚴重的代謝性并發癥——非酮性高滲性髙血糖性昏迷,常見原因:①單位時間內輸入過量葡萄糖;②胰島素相對不足,臨床主要表現為血糖升高、滲透性利尿、脫水、電解質紊亂、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受損,甚至昏迷。尤其在老年人,有糖尿病、尿毒癥及嚴重應激狀態下,TPN輸液太快,糖濃度相對過高時易于發生。故選D。
【該題針對“專業知識-腸外營養(輸注方法、并發癥及護理措施)”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腸內營養靜脈可經口食入、經鼻胃管或胃造瘺、經鼻腸管或空腸造瘺。
【該題針對“專業知識-腸內營養(投予方法、護理措施)”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控制液量及輸注速度:液量從少量開始,初起量為250~500ml/d,1周內逐漸達到全量。輸注速度從20ml/h開始,逐漸增加到120ml/h,1日總液體量約2000ml。
【該題針對“專業知識-腸內營養(投予方法、護理措施)”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腸內營養并發癥與輸入速度及溶液濃度有關的是腹脹和腹瀉。
【該題針對“專業知識-腸內營養(投予方法、護理措施)”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胃腸有一定功能的,需要營養療法的病人均可采用腸內支持。
【該題針對“專業知識-腸內營養(投予方法、護理措施)”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1)配制營養液的濃度及滲透壓:營養液濃度及滲透壓過高易引起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從低濃度開始,一般由12%開始逐漸增至25%,能量從2.09kJ/ml起,遞增至4.18kJ/ml;(2)控制液量及輸注速度:液量從少量開始,初起量為250~500ml/d,1周內逐漸達到全量。輸注速度從20ml/h開始,逐漸增加到120ml/h,1日總液體量約2000ml;(3)控制營養液的溫度:營養液的溫度不可過高,以防引起胃腸黏膜燙傷,過低易引起腹脹、腹痛、腹瀉,可在喂養管的近端管外加熱。一般溫度控制在38℃左右。
【該題針對“專業知識-腸內營養(投予方法、護理措施)”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分次輸注:適用于胃內給予,每次給予100~300ml。分次推注,每次10~20分鐘完成。
【該題針對“專業知識-腸內營養(投予方法、護理措施)”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腸內營養液輸注時最合適的溫度應為38℃。
【該題針對“專業知識-腸內營養(投予方法、護理措施)”知識點進行考核】
9、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中心靜脈途徑輸注場外營養支持的時間可以大于2周,但在技術上和護理上比周圍靜脈營養復雜,并發癥較多。周圍靜脈途徑優點為操作簡單,相對安全。但由于周圍靜脈較細,不能耐受較高的滲透壓,超過10%濃度的葡萄糖容易引起靜脈炎,而且一般輸注時間不能超過2周。
【該題針對“專業知識-腸外營養(輸注方法、并發癥及護理措施)”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五個選項均是完全腸外營養支持病人的代謝并發癥,以高滲性非酮性昏迷最為嚴重,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病人死亡。
【該題針對“專業知識-腸外營養(輸注方法、并發癥及護理措施)”知識點進行考核】
1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腸外營養的并發癥有:①與靜脈穿刺置管有關的主要并發癥:氣胸、血管神經損傷、胸導管損傷、空氣栓塞、血栓性淺靜脈炎;②染性并發癥:穿刺部位感染、導管性敗血癥、腸源性感染;③代謝性并發癥:非酮性高滲性高血糖性昏迷、低血糖性休克、高脂血癥或脂肪超載綜合征、肝膽系統損害、電解質和微量元素紊亂。故選A。
【該題針對“專業知識-腸外營養(輸注方法、并發癥及護理措施)”知識點進行考核】
1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營養液要在無菌環境下配置,放置于4℃以下的冰箱內暫存,并于24小時內用完。營養液中嚴禁添加其他治療用藥。避免輸注過快引起并發癥和造成營養液的浪費。腸外營養輸注過程中可能出現高熱,任何情況引起的高熱需查明原因給予處理。穿刺插管部位應每日消毒、更換敷料,并觀察和記錄有無紅腫感染現象。避免導管扭曲、擠壓、輸注結束時用肝素稀釋液封管,防止血栓形成。
【該題針對“專業知識-腸外營養(輸注方法、并發癥及護理措施)”知識點進行考核】
1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要素飲食屬腸內營養劑,在輸注營養液過程中特別要注意保持鼻胃管的位置,不可上移,對胃排空遲疑、由鼻胃管或胃造瘺輸注營養液的病人取半臥位,防止反流而誤吸。
【該題針對“專業知識-腸內營養(投予方法、護理措施)”知識點進行考核】
1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無菌營養液要在無菌環境下配制,放置于4℃以下的冰箱內暫時存,并于24小時內用完。
【該題針對“專業知識-腸內營養(投予方法、護理措施)”知識點進行考核】
1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周圍靜脈輸注途徑,操作簡單、相對安全,但受到一定的限制,包括所給營養液的濃度、速度、時間一般不能超過2周。
【該題針對“專業知識-腸外營養(輸注方法、并發癥及護理措施)”知識點進行考核】
二、A2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腸外營養的中心靜脈導管護理應每天消毒穿刺部位,為專用的全胃腸外營養通道,禁止在中心靜脈導管抽血、輸血和輸注其他藥液等,輸液結束后可用肝素稀釋封管,保持管路通暢。故正確答案為D。
【該題針對“專業知識-腸外營養(輸注方法、并發癥及護理措施)”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營養液應在無菌環境下配置,輸注之前暫存于4℃以下冰箱中。配置好的營養液必須在24小時內用完。穿刺插管部位應每日消毒、更換敷料。
【該題針對“專業知識-腸外營養(輸注方法、并發癥及護理措施)”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為了讓患兒的胃腸道得到充分休息,不能對其使用腸內營養支持,因此其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只能完全通過胃腸外營養途徑供給。由于患兒在腹腔感染后形成腸瘺,康復時間往往大于2周,靜脈輸液不能滿足機體的營養需求,因此應采取鎖骨下中心靜脈營養攝入的方法。
【該題針對“專業知識-腸外營養(輸注方法、并發癥及護理措施)”知識點進行考核】
三、B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經胃腸營養支持的適應證:胃腸有一定功能的,需要營養療法的病人均可采用腸內營養。
【該題針對“專業知識-腸外營養(輸注方法、并發癥及護理措施)”知識點進行考核】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凡不能經口進食超過7 天者都是腸外營養支持的適應證。當外科病人出現下列病癥而胃腸道不能充分利用時,可考慮提供腸外營養支持:營養不良;胃腸道功能障礙;因疾病或治療限制不能經胃腸道攝食或攝入不足;高分解代謝狀態,如嚴重感染、灼傷、創傷或大手術;抗腫瘤治療期間。A 選項中病人長期禁食且有低鉀血癥,需要提供營養支持。但由于其不能經胃腸道攝入飲食,因此應進行完全胃腸外營養支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