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通訊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推動和加速了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的研發與應用。護理是醫院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臨床護理信息系統(nursinginformationsys—tem,NIS)成為HIS的構成要素之一,其發達程度直接影響著醫院乃至社區衛生服務的管理與工作成效。本文旨在綜述罔內外臨床護理信息系統的發展現況,并對其發展趨勢進行分析。
1NIS概念
NIS是一個由護理人員和計算機組成,能對護理管理和業務技術信息進行收集、存貯和處理的集合,它是HIS的一個子系統,在提高護理質量有效性和輔助護理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與NIS相伴而生的是護理信息學(nursinginformatics,NI)。NI是應用信息科學理論和技術方法研究解決護理工作中問題的一個專門學科,它以護理學理論為基礎,以護理管理模式和流程為規范,運用計算機技術加工和交流護理領域的資料和數據,并將研究成果運用于護理工作的實踐,以推動護理I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全面發展[1].護理信息是指護理人力、物品、財務(包括護理收費、保險類別)、服務單元、臨床實務及其記錄、護理工作量、病案、差錯事故、教學及科研等方面的管理與持續質量改進資料[2].護理信息只有轉化成數據元才能通過計算機進行表達和交流。
數據元是可以用一組屬性來描述其定義、標識、表示和允許值的數據單元,具有數據元名稱、數據類型、數據元值等多個方面的不同屬性[3].由此可見,將數據元的諸多屬性根據統一標準進行規范,是實現護理信息共享與交換的必要條件。
2NIS發展演化
2.1國外
一般而言,發達國家如美國的NIS的計算機系統包括如下6個環節:(1)尋找設計信息系統的理論指導框架;(2)在此框架指導下確定基本的護理信息數據集(包括信息類目、名稱、屬性及代碼);(3)結構化這些必須的信息類目,即設計功能模塊、每個功能板塊包括不同的類目信息、不同信息類目以及不同功能模塊間存在一定的關系、同一類目的信息在不同功能模塊間可以共享;(4)對信息類目、功能模塊及其相互間的關系用計算機語言表達,即編程或計算機化;(5)配置所需要的軟硬件運行環境,使系統得以運行;(6)系統的持續運行、維護和發展完善[4].自20世紀70年代起,美國率先開始建設NIS,現已在發達國家廣泛應用。某些國家(如美國、荷蘭、韓國)的NIS已經相當發達,除了具有處理護理文書的功能外,還具有尋呼系統功能[5].然而,由于國外的衛生系統架構、醫院工作模式、護士的職責范圍與工作內容等與我國有明顯差別,業已開發的此類國外NIS直接應用于我國顯然比較困難。
2.2國內
與國外相比,我國NIS的發展于21世紀初才起步,某些軍隊醫院及浙江、江蘇、上海和廣州等商業發達地區的臨床護理信息系統發展較快邸呻],護理信息系統的價值已經得到廣泛認可。據文獻n叩報道,計算機最早進入國內臨床護理是在1987年左右,護士開始利用計算機處理醫囑。而在全國影響較早、較大的NIS可能是石家莊空軍醫院研發的“微型計算機輔助實施責任制護理軟件”,它按照生物一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要求,以輔助實現責任制護理中“計劃護理”為目的,至今全圍部分醫院仍在應用。此后,又有醫院或教學機構相繼開發了“ICU微機管理系統”、“營養支持微機管理系統”、“護理部信息綜合管理系統”、“護理人員科技檔案管理系統”、“護理差錯事故分析程序”、“臨床護士計算機輔助訓練系統”、“護理學基礎試題系統”L40等系統。這些NIS在查詢患者及護理人員信息、輔助治療、方便管理者有效管理、教學培訓等方面發揮了顯著的作用。有些NIS的設計相對而言較為完善,比如包括了體溫、血壓、體重和護理記錄時限和頻率提醒舊、藥物過敏信息警示‘引、醫囑簽名[9]等功能模塊,還有些系統使用了無線尋呼和個人數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11……這說明,實現較為復雜完善的l臨床NIS,在計算機、通訊和網絡技術層面上并非是極大的挑戰。
2.3有關NI的認證
最早的NI學術活動始于1974年第一屆醫學信息學會議上m3,1982年國際醫學信息協會NI特別興趣小組成立,至1992年美國護士協會正式批準NI為護理的一個專業實踐領域。
1995年1月,美國護理聯盟將NI作為特定的資格認證領域,承認護理信息護士。具備護理學學士學位的護士可經由美國護士認證中心舉辦的考試而獲得護理信息師證書,而要成為信息專科護士則需具有護理碩士學位,并獲得碩士層次的護理信息課程證書。獲得碩士學位的NI專家有資格進入醫院信息系統的中層管理崗位,而獲得博士學位者則可能成為信息系統的負責人或護理信息學家。國家通過學位課程教育和繼續教育項目,通過不同途徑來滿足不同層次學習者的需要[1引。但直至1994年,國內才有護士開始參與臨床信息系統的開發[1“,而2000年出版的《護理信息學概論》則是我國NI發展史上的里程碑H.
3國內NIS的缺陷
自1980年以來,NIS建設在我國發展速度很快,有關NIS開發的報道很多,涉及的內容也較為廣泛。當前的N1S都是基于醫院內已有的HIS而發展起來的,它主要是根據臨床護理工作的內容和護理管理者的管理職責設計而成,目的是提高質量、簡化流程及減少工作量。現有NIS涵蓋的功能模塊包括Do,ls]:(1)臨床護理,患者信息如出入院、轉科、病情記錄、護理分級、病床信息、醫囑處理、計費等;(2)護理質量管理,包括護理制度、差錯隱患及事故、投訴案例、質量監控小組檢查等;(3)護理人力管理,包括人口學信息如學歷、年齡、技術職稱等、教育與培訓、排班出勤等工作量相關統計信息、科研及獎懲信息等;(4)相關資源鏈接如數據庫、專業學術網站等。
分析相關國內研究報告后不難發現[.6-93,國內NIS存在各自為政、功能有限(重點是體溫單、醫囑處理、護理記錄)等弊端,還存在難于共享、推廣應用不足、生命周期短暫等現象[16|.這主要是由于NIS開發研制缺少統一的標準和頂層設計所致,而國內迄今尚無專門研究NIS的機構,國家對此也無統一的規劃。
4NIS的未來發展趨勢
4.1護理信息標準化建設對NIS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為了適應計算機化的要求,護理界開始發展標準化護理術語及其分類法,影響較大的如國際護理實務分類系統(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nursingpractice,ICNP)[17|、北美護理診斷協會術語體系、Iowa護理干預分類及護理結果分類體系、歐瑪哈社區護理分類系統、國際分類臨床護理術語體系、國際標準組織護理術語參考體系、Saba(George—town)居家健康護理分類體系,以及手術室護理診斷、護理措施及護理結果分類體系[1叩等。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國際護士學會開始研究基本護理信息數據集,美國護理行政官學會開始研究基本護理管理信息數據集[192引。這些標準化的成果對于建立統一、可共享的NIS起著決定性作用。必須指出,這些術語、分類法或基本數據集都有特定的理論指導框架,而產生這些理論框架基本上都是采用文獻綜述法、個人訪談法以及焦點小組訪談法。目前,美國、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園的基本護理信息數據集已投入使用。護理術語分類體系及基本護理信息數據集的發展都是護理信息標準化建設的核心內容,而標準化建設還包括數據元編碼以及接口的標準化等[221.實際上,信息化建設是信息共享的基礎,也是國家基礎信息庫建設的保證,而進行相關國際標準的制定更是我同在國際競爭中獲取主動權的拐點。
4.2NIS發展需要加大對NI專門人才的培養護理信息化的發展離不開專門人才。據文獻心33報道,醫院缺乏計算機工程技術人員,而真正了解計算機在護理信息管理中的作用,并能夠進行需求分析和編寫護理信息管理軟件的護理人員極少,這顯然影響了NIS的發展與應用。在某些發達國家如美國口33等,NI已成為護理專業教學及科研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國外相比,NI在國內護理專業教學中開設并不普遍,課程內容也非常不一致[1].此種研究和教學上的落后,導致罔內護理人員的NI及NIS素養與能力普遍偏低,護理工作的信息化進程比較緩慢。
因此,有必要通過加強NI教育培訓以推動NIS在臨床發揮更大的護理輔助作用。有文獻[2們指出,NI課程至少必須包括信息學、計算機學、護理學、管理學以及NIS等內容。在實際運作中,雖然具體課程內容有所不同,但核心內容是一致的,均包括計算機科學、應用信息學及應用NI.與國外相比,我同在NI教育培訓上的發展相對比較緩慢,NI相關性教材與嚴謹研究報道均較少,這不利于NI專門人才的培養和繼續發展。因此,我國亟待發展NI教育培訓事業。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