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藥士/藥師考試輔導:外界因素對細菌的影響
細菌在自然界必然不斷經受周圍環境中各種因素的影響。當環境適宜時,細菌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而生長繁殖;若環境條件變化,可引起細菌的代謝和其他性狀發生變異;若環境條件改變劇烈,可使細菌生長受到抑制或導致死亡。因此掌握微生物對周圍環境的依賴關系,在醫療實踐中,一方面可創造有利條件,促進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從病理材料中分離培養病原微生物,有助于傳染病的診斷以及制備疫苗,來預防某些傳染病;另一方面,也可利用環境對細菌不利因素,抑制或殺滅病原微生物,以達到消毒滅菌的目的。本節重點介紹外界環境對細菌不利因素,提高對消毒滅菌的認識以便在實際工作中加以應用。
消毒(Disinfection)殺滅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用以消毒的藥物稱為消毒劑(Disinfectants)一般消毒劑在常用濃度下,只對細菌繁殖體有效。對于芽胞則需要提高消毒劑的濃度和延長作用的時間。
滅菌(Sterilization)殺滅物體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體和非病原體的繁殖體和芽胞)的方法。因此,滅菌比消毒的要求高;但在日常生活中,消毒和滅菌這兩個術語往往通用。
無菌(Asepsis)物體上或容器內無活菌存在的意思。無菌操作是防止微生物進入機體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術。例如,進行外科手術或微生物學實驗時,須注意無菌操作。
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方法。用于防腐的化學藥物稱為防腐劑。許多藥物在低濃度時只有 抑菌作用,濃度增高或延長作用時間,則有殺菌作用。
消毒與滅菌技術的選擇,取決于多種因素。在實際工作中應根據消毒滅菌的對象和目的要求不同,以及條件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合適方法。
編輯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