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練習題 |
第 2 頁:參考答案 |
一、A1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清ALP活性升高:見于骨Paget病、膽管梗阻、惡性腫瘤骨轉移或肝轉移、佝僂病、骨軟化、成骨細胞瘤、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及骨折愈合期。血清ALP活性降低:比較少見,主要見于呆小病,磷酸酶過少癥,維生素C缺乏癥。甲狀腺功能低下、惡性貧血等也可見血清ALP下降。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CK-BB主要存在于腦、前列腺等器官,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和心肌,CK-MB則主要存在于心肌,正常人血液中大部分是CK-MM,少量CK-MB,而CK-BB極少。肌酸激酶組織含量最高的是CK-MM。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清ALP活力測定常作為肝膽疾病和骨骼疾病的臨床輔助診斷指標。
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急性肝炎時,肝細胞輕度損害,線粒體未受破壞,血中ALT升高程度大于AST,AST/ALT比值降低小于1,而且血中AST大部分為c-AST,如損害嚴重,線粒體受到破壞,血清m-AST才升高,故m-AST升高是肝細胞壞死的指征。
5、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人體組織中ACP含量最多的是前列腺。血清由于ACP酶活性極不穩定,其活性測定的應用漸趨稀少。臨床血清ACP測定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輔助診斷及療效觀察指標。前列腺癌,特別是有轉移時,血清ACP可明顯升高,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更有意義。溶血性疾病、變形性骨炎、急性尿潴留及近期作過直腸檢查者,此酶亦可輕度增高。
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酗酒會引起GGT明顯升高,升高程度與飲酒量有關,診斷疾病時必須排除這一因素。
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當發生AMI時,CK活性在3~8小時升高,血中半壽期約為15小時。峰值在10~36小時,3~4天后恢復至正常水平。
8、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當組織、器官受損或壞死時,其所含的同工酶釋放入血,可引起血清中同工酶活性改變。據此,測定血清中LD同工酶的相對活性有助于相應組織病變的診斷。現已證實:當急性心肌梗死發作后早期,血清中的LD1和LD2活性均升高,而LD1升高更早,更明顯,可致LD1/LD2比值增高。此外,活動性風濕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及某些溶血性疾病,如鐮形細胞貧血,惡性貧血等,腎壞死、假性肥大性肌營養不良等,LD1及LD2的活性也升高。當急性肺部病變、白血病、膠原病、心包炎、病毒感染等疾病時LD2及LD3增高。而惡性病時,LD3也常增高。肝炎、急性肝細胞損害及骨骼肌損傷時LD5常常增高。而當心肌梗死并發充血性心力衰竭時,LD5也可升高。
9、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ALT在肝細胞中含量較多,且主要存在于肝細胞的可溶性部分,當肝臟受損時,此酶可釋放入血,致血中該酶活性濃度增加,故測定ALT常作為判斷肝細胞損傷的靈敏指標,但其他疾病或因素亦會引起ALT不同程度的增高。
10、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孕婦血清ALP在妊娠3個月即開始升高,9個月可達峰值,約為正常值的2倍,ALP升高可維持到分娩后1個月,升高的ALP來自胎盤,和胚泡壁的細胞滋養層的發育程度直接相關。
1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按LD同工酶在組織中的分布可將其分為三類。一類以心肌為代表,主要含LD1,活性占該組織的一半以上,腎、胰、膈肌與紅細胞次之;另一類以肝臟為代表,含LD5為主,其LD5占該組織總活性的50%以上,皮膚、骨髓、關節滑液、白細胞、血小板次之;再一類是以肺、脾為代表,含LD3為主,腦、腸、淋巴結與內分泌腺等次之。
1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ALT不屬于心肌酶譜。
1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肌鈣蛋白是肌肉收縮的調節蛋白。心肌肌鈣蛋白(cTn)是由三種亞基組成:心肌肌鈣蛋蛋白T(cTnT),心肌肌鈣蛋蛋白I(cTnI)和肌鈣蛋白C(TnC)。目前,用于ACS實驗室診斷的是cTnT和cTnI。
1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乳酸脫氫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脫氫酶(LD)分子量為135~140kD,由兩種亞單位組成:H和M。它們按不同的形式排列組合形成含4個亞基的5種同工酶,即:LD1(H4)、LD2(H3M1)、LD3(H2M2)、LD4(HM3)、LD5(M4)。
1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肌酸激酶同工酶CK是由M和B亞單位組成的二聚體,形成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和CK-BB(主要存在于腦組織中)三種同工酶,此外在線粒體中還存在一種同工酶(CK-MiMi)。
1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肌酸激酶同工酶CK是由M和B亞單位組成的二聚體,形成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和CK-BB(主要存在于腦組織中)三種同工酶,此外在線粒體中還存在一種同工酶(CK-MiMi)。
1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肌酸激酶同工酶CK是由M和B亞單位組成的二聚體,形成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和CK-BB(主要存在于腦組織中)三種同工酶,此外在線粒體中還存在一種同工酶(CK-MiMi)。
1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LD在組織中的分布特點是心、腎以LD1為主,LD2次之;肺以LD3、LD4為主;骨骼肌以LD5為主;肝以LD5為主,LD4次之。血清中LD含量的順序是LD2>LD1>LD3>LD4>LD5。
1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磷酸吡哆醛是轉氨酶的輔酶。
20、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AST含量最高的組織是心肌。
2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影響血清酶變異的生理因素有進食、年齡、性別、運動、妊娠與分娩。
2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酒精能誘導微粒體生物轉化系統,使血清GGT升高。所以可以采用GGT作為慢性酒精中毒診斷的較敏感指標。
2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氨酶法測定的原理同ALT測定原理一樣。連續監測法測定血清ALT活性濃度采用酶偶聯反應,L-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ALT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L-谷氨酸。丙酮酸再在LD作用下生成L-乳酸,同時NADH被氧化為NAD+,可在340nm處連續監測吸光度下降速率,從而計算出ALT活性濃度。
2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以NAD+還原成NADH反應為基礎的生化分析,采用的波長及吸光度變化為340nm,從小到大。
2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維生素PP包括尼克酸(又稱煙酸)和尼克酰胺(又稱煙酰胺)兩種物質。NAD+和NADP+:即煙酰胺腺螵呤二核苷酸(NAD+,輔酶Ⅰ)和煙酰胺腺螵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輔酶Ⅱ),是維生素PP的衍生物。NAD+和NADP+主要作為脫氫酶的輔酶,在酶促反應中起遞氫體的作用,為單遞氫體。
2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缺氧、能源供應缺乏、壞死和創傷等是細胞釋放大分子酶蛋白的重要原因,此外還受B、C、D、E的影響,與酶的測定波長及反應速率無關。
2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主要有酶濃度、底物濃度、pH、溫度、電解質及輔酶、激活劑及抑制劑等。
28、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血漿特異酶主要是指在血漿中發揮作用的酶。有少部分酶在細胞合成后分泌到血液中行使其功能,這一類酶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和凝血過程有關的一系列凝血因子及有關的纖溶因子。它們以酶原狀態分泌入血,在一定的條件下被激活,引起相應的生理或病理變化。它們大多數在肝內合成,在血漿中的濃度甚至超過器官細胞內濃度。有的可以作為肝功能試驗的一部分。屬于這一類性質的酶還有膽堿酯酶、銅氧化酶、脂蛋白脂肪酶等。
29、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酶蛋白不穩定,易失活。大部分酶在低溫中比較穩定,分離血清如不能及時測定,應放冰箱保存。但是乳酸脫氫酶(LD)在融凍時被破壞,在低溫反而不如室溫穩定,即所謂的“冷變性”,所以不宜貯存在4℃的環境下。
3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CK-NAC試劑盒即含有CK活化劑,名為N-乙酰半胱氨酸。
3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重癥肝炎由于大量肝細胞壞死,此時血中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可僅輕度增高,臨終時常明顯下降,但膽紅素卻進行性升高,即所謂的“酶膽分離”,多為肝壞死征兆。
3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常見疾病ALT和AST及其同工酶的變化見下表。
3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在肝細胞中含量較多,而且主要存在于肝細胞的可溶性部分,當肝臟受損時,此酶可釋放入血,使血中該酶活性濃度增加,因此測定ALT常作為判斷肝細胞損傷的靈敏指標,但其他疾病或因素亦會引起ALT不同程度的增高。
3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AST/ALT比值對判斷肝炎的轉歸特別有價值,常用于鑒別病毒性肝炎與肝硬化。
3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LD是由兩種不同的亞基(M、H)構成的四聚體,形成5種同工酶,即LD1(H4)、LD2(H3M)、LD3(H2M2)、LD4(HM3)、LD5(M4)。
3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AST的測定原理:門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AST作用下生成草酰乙酸和L-谷氨酸。草酰乙酸在蘋果酸脫氫酶作用下生成蘋果酸,同時NADH被氧化為NAD+,可在340nm處監測吸光度的下降速率,從而計算AST活性。即測定的基質為門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
二、A2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臨床上測定血液AMY主要用于診斷急性胰腺炎,此酶常在腹痛后2~3h開始升高(也有延至12h后升高者),多在12~24h達峰值,2~5d下降至正常。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ALP和骨化過程密切相關,很多骨骼疾病,如變形性骨炎(Paget病)、副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佝僂病、軟骨癥、原發性和繼發性骨腫瘤、骨折和肢端肥大癥的患者血中ALP都可升高,尤其是骨ALP同工酶增高。在骨腫瘤時,堿性磷酸酶活性中度升高。
三、A3/A4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臨床上測定血液AMY主要用于診斷急性胰腺炎,AMY顯著升高,此酶常在腹痛后2~3h開始升高(也有延至12h后升高者),多在12~24h達峰值,2~5d下降至正常。尿AMY約于發病后12~24h開始升高,下降也比血液AMY慢,因此在急性胰腺炎后期測定尿AMY更有價值。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AMY有兩種同工酶,即唾液型(S-AMY)和胰腺型(P-AMY),唾液腺疾病如腮腺炎患者血AMY也可升高,但臨床上不難鑒別,且主要為S-AMY升高,有別于胰腺炎以P-AMY升高為主。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尿AMY于發病后12~24h開始升高,下降也比血液AMY慢,因此在急性胰腺炎后期測定尿AMY更有價值。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臨床上測定血液AMY主要用于診斷急性胰腺炎,此酶常在腹痛后2~3h開始升高(也有延至12h后升高者),多在12~24h達峰值,2~5d下降至正常。碘-淀粉比色結果如果超過500U/L有意義,達350U/L應懷疑此病。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ALT在臨床上主要用于肝臟疾病的診斷。由于肝細胞中ALT濃度比血液高約7000倍,只要有1/1000肝細胞中的ALT進入血液就足以使血中ALT升高1倍,故此酶是反映肝損傷的一個很靈敏指標。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GGT在反映慢性肝細胞損傷及其病變活動時較轉氨酶敏感,GGT存在于肝細胞微粒體中,當慢性肝病有活動性病變時,誘導微粒體GGT合成增加,在急性恢復期若ALT已經正常,而GGT活性持續升高提示肝炎慢性化。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在細胞內定位于線粒體(m-AST)和胞漿(c-AST)中。ALT主要存在于細胞質中,AST主要存在于線粒體中,肝臟疾病病變較輕時,如急性肝炎,血中AST雖亦顯著升高,但升高程度不及ALT;但在慢性肝炎,特別是肝硬化時,病變累及線粒體,此時AST升高程度超過ALT。故對疑是肝炎患者時,常同時測AST和ALT,并計算AST/ALT比值。m-AST在判斷肝實質細胞的損害程度、急慢性肝病的鑒別等方面有一定價值。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臨床表現:全身乏力、食欲下降、厭油膩、惡心、嘔吐、肝脾腫大、肝功能異常等不適等癥狀。血清酶檢查:ALT陽性率為80%~100%。明顯升高,隨病情而異可達正常上限10~100倍,AST比ALT輕且恢復早,AST/ALT<1.0。ALT雖不特異,但是最敏感的指標。正常成人ALT的參考值為<40U/L,AST<45U/L。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線粒體同工酶(AST):線粒體中有些酶的性質和結構與胞質中同工酶有明顯差異,有臨床意義。用的較多的是線粒體AST,此酶較難進入血清,但當肝病變嚴重、細胞壞死時,線粒體同工酶可進入血中使其升高,對判斷疾病的程度和預后都有幫助。
四、B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血清肌酸激酶(CK)是由兩種不同的亞基M和B組成的二聚體。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LD是由兩種不同的亞基(M、H)構成的四聚體。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鎂離子是CK激活的必需離子。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很多陰離子有激活淀粉酶的作用,其中以Cl-,Br-為最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