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輸血
1、患者,女,48歲,行胃大部切除術,輸血150ml后出現寒戰,肌內注射異丙嗪25mg后繼續輸血。半小時后,體溫39.7度,血壓70/60mmHg,脈搏160次/分,發紺、意識不清、煩躁不安。可能的原因是
A.發熱反應
B.輸血后出血傾向
C.溶血反應
D.細菌污染反應
E.輸血感染瘧疾
[答案]D
[解析]主要和溶血反應相鑒別。溶血反應是在輸入幾十毫升血液后就會出現休克、寒戰高熱、呼吸困難、腰背酸痛等典型癥狀。而該例患者在輸入150ml血液后才出現了寒戰,而沒有其他溶血后的表現,其后出現的休克、高熱等應考慮是血液中細菌污染反應導致
2、男,46歲,因雙眼瞼及四肢無力入院。入院診斷:重癥肌無力。決定給予血漿置換治療,置換液為新鮮冰凍血漿。在血漿置換過程中患者出現面部瘙癢、潮紅,胸部及四肢出現少量蕁麻疹。體檢:體溫37.6℃,血壓115/65mmHg,該患者可能出現的輸血反應為
A.非溶血性發熱性輸血反應
B.細菌污染反應
C.過敏反應
D.溶血性輸血反應
E.循環超負荷
[答案]C
[解析]作血漿置換治療過程中出現面部瘙癢、潮紅,胸部及四肢出現少量蕁麻疹,應考慮該患者可能出現的輸血反應是過敏反應。
3、患者,男,35歲,因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2年,頭暈、乏力、心悸2天入院。入院時檢查:貧血外貌,Hb50g/L。患者既往有多次輸血史,1個月前在輸血過程中曾出現發熱反應,體溫達39度,經對癥處理緩解。此次給予輸血治療,首選的血液制品是
A.全血
B.洗滌紅細胞
C.少白細胞的紅細胞
D.紅細胞懸液
E.濃縮紅細胞
[答案]B
[解析]患者既往多次輸血史,并出現發熱反應,考慮原因為免疫反應所致,因此選用洗滌紅細胞
4、輸血最嚴重的并發癥是
A.溶血反應
B.過敏反應
C.非溶血性發熱
D.細菌污染反應
E.病毒性肝炎
[答案]A
[解析]溶血反應是輸血最嚴重的并發癥,雖然很少發生,但后果嚴重,死亡率高。
5、患者,男性,52歲,因患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合并幽門不全梗阻入院施行胃大部切除術。術中出血約600ml。心率92次/分,呼吸21次/分,血壓98/60mmHg;血紅蛋白105g/L。在輸血問題上,恰當做法是
A.輸注晶體液補充血容量,原則上不輸血
B.輸全血600ml補充丟失的失血量
C.輸血漿600ml補充血容量,不必輸注紅細胞
D.輸紅細胞懸液600ml,不必輸注全血
E.輸血漿和紅細胞各300血代替丟失的全血
[答案]A
[解析]該患者術中失血600ml,失血量不足總血容量的20%。目前心率、呼吸、血壓平穩,血紅蛋白僅輕度下降,此時可輸入適量晶體液、肢體液或少量血漿代用品,原則上不輸血。
6、關于成分輸血的優點,敘述錯誤的是
A.制品容量小,有效成分的濃度和純度高,治療效果好
B.使用相對安全,不良反應少
C.減少輸血相關傳染病的發生
D.綜合利用,節約血液資源
E.以上答案都不對
[答案]E
[解析]有效成分的濃度和純度高,治療效果好;使用相對安全,不良反應少;減少輸血相關傳染病的發生;便于保存,使用方便;綜合利用,節約血液資源。
7、手術中輸血后,發現術野滲血不止和低血壓,最可能是出現了哪種輸血并發癥
A.溶血反應
B.高鉀血癥
C.過敏反應
D.細菌污染反應
E.循環超負荷
[答案]A
[解析]手術中病人輸血發生溶血反應,最早出現的征象是不明原因的血壓下降和手術野滲血。
相關推薦:
2022衛生資格考試大綱 | 衛生資格考試教材 | 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