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人的體液失調
1、患者,男性,64歲,結腸癌術后一周,并發重度低滲性缺水,已有休克表現,搶救時一般先輸入
A.0.45%氯化鈉溶液200~300ml
B.5%葡萄糖溶液200~300ml
C.10%葡萄糖溶液200~300ml
D.5%高滲氯化鈉溶液200~300ml
E.0.9%氯化鈉溶液200~300ml
[答案]D
[解析]先輸入高滲氯化鈉溶液200~300ml,糾正血鈉過低。
2、患者男性25歲,胃腸道手術后3年,近一年來長期嘔吐,最近出現頭暈,嘔吐,軟弱無力,血壓85/50mmHg,神志淡漠,入院后擬對其進行補鈉治療,下列液體首選
A.0.9%氯化鈉溶液
B.5%葡萄糖氯化鈉溶液
C.5%氯化鈉溶液
D.改良達羅液
E.平衡鹽溶液
[答案]C
[解析]本例患者考慮黏連性腸梗阻,長期嘔吐導致胃腸液持續丟失,出現重度低滲性脫水,重度低滲性脫水補鈉治療時可先輸入高滲氯化鈉溶液。可以避免等滲液或平衡鹽溶液用量過大;還可以使細胞外液滲透壓上升,還有利于細胞內水轉移至細胞外,減輕細胞水腫。當患者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癥狀時(本題出現神志淡漠),可給予3%~5%氯化鈉注射液緩慢滴注。一般要求在6小時內將血鈉濃度提高至120mmol/L以上
3、男,64歲,進行性吞咽困難2個月,近15天來每日只飲水少許。極度口渴、乏力、唇干舌燥、皮膚彈性差、眼窩凹陷、尿少、尿比重1.030,應靜滴
A.10%葡萄糖液
B.林格液
C.葡萄糖鹽水
D.5%葡萄糖液
E.平衡液
[答案]D
[解析]病人因吞咽困難、攝入水分不夠,表現為極度口渴、乏力、口舌和皮膚干燥、眼窩凹陷、尿少等缺水狀況,但尿比重增高,已屬中度高滲性缺水,應靜脈滴注5%葡萄糖溶液或0.45%氯化鈉溶液,以補充已喪失的液體。故選擇5%葡萄糖鹽水為恰當。
4、正常血清無機磷濃度為
A.2.25~2.75mmol/L
B.0.8~1.2mmol/L
C.3.4~17.1mmol/L
D.0.96~1.62mmol/L
E.2.7~3.45mmol/L
[答案]D
[解析]正常血清無機磷濃度為:0.96~1.62mmol/L,
5、低鉀血癥時,心電圖的早期改變是
A.ST段降低
B.T波降低. 變平. 倒置
C.QRS波增寬
D.P-R間期延長
E.出現“U波”
[答案]B
[解析]T波相當于心肌的復極3期,電生理是由于鉀離子的外流,低鉀時,由于對鉀離子的通透性降低且鈣離子內流增加,故T波低平;心電圖的主要表現為Q-T間期延長,S-T段下降,T波低平、增寬、雙相、倒置或出現U波等。
6、等滲性缺水的治療除積極治療原發病外,主要是糾正細胞外液的減少,下列液體首選
A.等滲鹽水
B.平衡鹽溶液
C.2:1液
D.改良達羅液
E.5%葡萄糖氯化鈉溶液
[答案]B
[解析]等滲鹽水中CL-含量比血清高50mmol/L,大量輸入后可導致高氯性酸中毒的危險。平衡鹽中的電解質含量和血漿相仿,可以使用
7、患者男,26歲。胃大部切除術后并發十二指腸殘端瘺7天。禁食,持續胃腸減壓,腹腔引流量每日為1800~2000ml,患者主訴惡心、頭暈、視覺模糊、全身乏力。實驗室檢查:血清K+3mmol/L,Na+130mmol/L。其目前存在的體液代謝失調是
A.低鉀血癥,高滲性缺水
B.高鉀血癥,低滲性缺水
C.低鉀血癥,等滲性缺水
D.低鉀血癥,低滲性缺水
E.低鉀血癥,稀釋性低血鈉
[答案]D
[解析]血清鉀正常值是3.5~~5.5mmol/L之間,本例患者K+3.0mmol/L,說明是低鉀血癥。血清鈉正常值135~145mmol/L之間,本例Na+130mmol/L,說明是低鈉血癥。
8、患者,男性,40歲,腹脹,嘔吐1天入院,診斷為急性腸梗阻,病人大量嘔吐,脈細數,血壓下降,最可能出現:
A.低滲性缺水
B.等滲性脫水
C.高滲性缺水
D.低鉀血癥
E.高鉀血癥
[答案]B
[解析]急性腸梗阻病人大量嘔吐,很快造成消化液和體液的大量急性丟失,而出現脈數、血壓下降等血容量不足的癥狀,是典型的等滲性缺水的表現。而低滲性缺水多為慢性繼發性失水。高滲性缺水最明顯的癥狀是口渴。高血鉀常致心率緩慢或不齊。低鉀的最早表現為肌肉無力。
9、低滲性脫水中度缺鈉是指
A.低于145mmol/L
B.低于140mmol/L
C.低于135mmol/L
D.低于130mmol/L
E.低于120mmol/L
[答案]D
[解析]血清鈉低于135mmol/L為輕度低鈉;低于130mmol/L為中度缺鈉;低于120mmol/L為重度缺鈉。
10、下列各項補液的措施中不恰當的是
A.對發熱的病人,體溫每升高1℃,補液量宜增加10ml/kg
B.中度出汗的病人,宜增加補液500~1 000ml
C.大量出汗的病人,宜增加補液1 000~1 500ml
D.氣管切開的病人,宜增加補液1 000ml
E.以往的喪失量不宜在1日內補足,而應用2~3 日甚至更長時間內分次補給
[答案]A
[解析]對發熱,大量出汗和已作氣管切開的病人,應增加補給量。一般體溫每升高1℃,從皮膚喪失低滲體液約3~5ml/kg.中度出汗的病人,喪失體液約500~1000ml,其中含NaCl1.25~2.5g,氣管切開的病人,每日自呼吸蒸發的水分比正常約多2~3倍,計1000ml左右。
相關推薦:
2022衛生資格考試大綱 | 衛生資格考試教材 | 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