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醫藥基礎知識
一、最佳選擇題
1、藥味苦、辛、澀味消化后是
A、澀
B、辛
C、苦
D、甘
E、酸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藥物的三化味。
三化味:
甘味和咸味——甘味;
酸味——酸味;
苦、辛、澀味——苦味。
2、五元學說中為萬物運動和生成提供空間的是
A、風
B、水
C、火
D、寒
E、空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五元屬性與功能
(1)土元—沉、穩、堅、黏—持載和固定—萬物產生和存在的基礎;
(2)水元—重、寒、濕、潤—濕潤和聚攏—使萬物滋潤和聚攏成形;
(3)火元—熱、輕、銳、膩—溫和和熟腐—使萬物溫和和促使成熟;
(4)風元—輕、動、糙、燥--使萬物運動和保持干燥;
(5)空元—空、虛—為萬物運動和生成提供空間。
3、酸味藥物的功效是
A、去腐生肌
B、下瀉、疏通脈管
C、生胃火,增強消化
D、使身體堅實,有疏通作用
E、開胃、驅蟲、止渴、解毒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酸味功效潤、重、穩、溫,能生胃火,增強消化,能使油脂糜爛稀釋,并兼順氣,能治培根病,其中余甘子還能治血病、赤巴病、熱癥。用量過多,則會產生血液病、赤巴病等。
4、對不能確診的疾病,先用藥物試探治療,然后耐心觀察癥狀變化的治療,屬于哪一項藏醫治療原則
A、貓逮老鼠
B、驅馬入道
C、白鷺叼魚
D、狹路逢敵
E、勇士殲敵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貓逮老鼠的治療原則是:對不能確診的疾病,先用藥物試探治療,然后耐心觀察癥狀變化,像貓伏在鼠洞口等候那樣,待確診后對癥治療。
5、以下不屬于藏醫治療方法的是
A、汗法
B、引吐法
C、瀉下法
D、和法
E、平息法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藏醫治療方法有:平息法、補益法、消散法、汗法、油療法、瀉下法、藥浴法、擦涂法、手術法、催吐法、滴鼻法、緩導瀉法、峻導瀉法、利尿法、罨敷法、金針穿刺法、放血療法、火炙等18種。
6、功能祛風鎮痛,調經血的藏成藥方劑是
A、七十味珍珠丸
B、二十五味珊瑚丸
C、二十五味鬼臼丸
D、二十五味松石丸
E、三十五味沉香丸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二十五味鬼臼丸,功能祛風鎮痛,調經血。用于婦女血癥,風癥,子宮蟲病,小腹疼痛,月經不調等。
7、功能消炎解毒,和胃止酸,消食化痞的藏成藥方劑是
A、仁青常覺
B、仁青芒覺
C、坐珠達西
D、潔白丸
E、大月晶丸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大月晶丸由寒水石、天竺黃、西紅花、甘青青蘭等35味藥精制而成,功能消炎解毒,和胃止酸,消食化痞。
8、可用于小兒流感、腦炎的藏成藥方劑是
A、六味安消散
B、五味渣馴丸
C、八味沉香散
D、志嘎汗散
E、五味麝香丸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志嘎汗散,由冰片、天竺黃、紅花等13味藥制成。功能清熱解毒,消炎。用于小兒流感、腦炎等。
9、對黃疸性肝病療效最佳的藏成藥方劑是
A、十一味金色丸
B、十味黑冰片丸
C、二十九味能消散
D、薩熱十三味鵬鳥丸
E、十三味菥冥丸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十一味金色丸,由金色訶子、黑冰片、波棱瓜子等11味藥制成。功能清熱解毒,化瘀。用于膽囊痞腫,鞏膜黃染,消化不良,中毒癥。對黃疸性肝病療效最佳。
10、用于淋病、膀胱炎的藏成藥方劑是
A、七味紅花殊勝丸
B、五味渣馴丸
C、潔白丸
D、三十五味沉香丸
E、十三味菥冥丸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十一味金色丸,由金色訶子、黑冰片、波棱瓜子等11味藥制成。功能清熱解毒,化瘀。用于膽囊痞腫,鞏膜黃染,消化不良,中毒癥。對黃疸性肝病療效最佳。
二、配伍選擇題
1、A.二十五味松石丸
B.仁青芒覺
C.仁青常覺
D.五味麝香丸
E.五味渣馴丸
<1> 、功能為清熱解毒,疏肝利膽,化痰的藏成藥方劑是
A B C D E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二十五味松石丸:功能清熱解毒,疏肝利膽,化痰。用于肝郁氣滯,血瘀,肝中毒,肝痛。肝硬化,肝滲水及各種急、慢性肝炎和膽囊炎。
<2> 、功能為清熱解毒,調和滋補的藏成藥方劑是
A B C D E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仁青常覺:功能清熱解毒,調和滋補。用于“隆、赤巴、培根”各病,陳舊性胃腸炎、潰瘍,“木布”病,萎縮性胃炎,各種中毒癥;梅毒,麻風,陳舊熱病,炭疽,癤痛,干黃水,化膿等。
<3> 、功能為清熱解毒,益肝養胃,明目醒神,愈瘡,滋補強身的藏成藥方劑是
A B C D E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仁青芒覺:功能清熱解毒,益肝養胃,明目醒神,愈瘡,滋補強身。用于自然毒、食物毒、配制毒等各種中毒癥;“培根木布”,消化道潰瘍,急、慢性胃腸炎,萎縮性胃炎,腹水,麻風病等。
<4> 、功能為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藏成藥方劑是
A B C D E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五味麝香丸: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于血熱毒盛,小兒癤瘡,痱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出血,痄腮。
2、A.成人劑量的1/2
B.成人劑量的1/5
C.成人劑量的1/8
D.成人劑量的1/4
E.成人劑量的2/3
蒙醫用藥理論認為,兒童用藥劑量的規定如下
<1> 、不滿1周歲的嬰兒用藥劑量折算是
A B C D E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不滿1周歲的嬰兒,按成人劑量的1/8以下。
<2> 、1~5歲兒童用藥劑量折算是
A B C D E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1~5歲兒童按成人劑量的1/4。
<3> 、6~15歲兒童用藥劑量折算是
A B C D E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6~15歲兒童,按成人劑量的1/2分別計算用藥。
3、A.寒、濕、熱、干
B.心、肝、腎
C.自然力、精神力、生命力
D.腦、心、肝
E.氣質失調性疾病、結構損傷型疾病、形狀改變型疾病
<1> 、維吾爾醫藥主要藥性理論包括
A B C D E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維吾爾醫認為,藥物的藥性分為熱、濕、寒、干四種,還有相當部分的藥物具有混合的藥物屬性,即:干熱、濕熱、濕寒、干寒。還有一部分藥物藥性平和,稱為“平”
<2> 、庫外提學說包括
A B C D E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庫外提(力)學說包括生命力、精神力(12種)和自然力(7種)
<3> 、買熱孜學說包括
A B C D E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買熱孜(疾病)學說包括氣質失調型疾病(體液型及非體液型各8種)、形狀改變型疾病、結構損傷型疾病三大類型及病級、病期、病危等。
三、多項選擇題
1、藏藥理論中的三化味指的是
A、酸
B、甘
C、辛
D、苦
E、咸
【正確答案】 ABD
【答案解析】 三化味:藥物或食物進入胃后,被能碎培根、能消赤巴、伴火隆等三胃火依次消化,藥物和食物的甘味和咸味消化后成為甘味;酸味消化后仍為酸味;苦、辛、澀味消化后成為苦味。消化后的甘、酸、苦三味謂之三化味。三化味中的甘味能醫治赤巴病和隆病,酸味能醫治隆病和培根病,苦味能治赤巴病和培根病。
三化味:
甘味和咸味—------甘味
酸味---------------酸味
苦、辛、澀味------苦味
2、藏醫的基礎理論包括
A、五元學說
B、臟腑學說
C、三因學說
D、陰陽學說
E、經絡學說
【正確答案】 ACD
【答案解析】 藏醫的基礎理論包括五元學說、三因學說、陰陽(寒熱)學說。
3、下列屬于藏藥八性的是
A、稀、浮
B、輕、糙
C、涼、鈍
D、熱、銳
E、重、膩
【正確答案】 BCDE
【答案解析】 八性 重、膩、涼、鈍、輕、糙、熱、銳。
4、三因學說中三因指的是
A、隆
B、赤巴
C、赫依
D、巴達干
E、培根
【正確答案】 ABE
【答案解析】 三因學說中三因即隆、赤巴、培根三種因素。
5、能夠克制巴達干的藥效能是
A、輕
B、重
C、熱
D、膩
E、鈍
【正確答案】 AC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藥物的效能。
藥能
也稱藥效能。是藥物去克制三根之20種特性的效能名稱。共有17個,稱作十七效。其中:
(1)重、膩—克制“赫依”病的輕、燥;
(2)寒、鈍—克制“希日”病的熱、銳;
(3)輕、熱—克制“巴達干”病的重、寒;
相關推薦:
2020執業藥師報名時間 ※ 報考指南 ※ 微信報名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