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海綿狀斑痣的臨床表現
白色海綿狀斑痣的病變區表現為灰白色的皺褶或溝紋。捫之柔軟,呈海綿狀。在嬰兒或兒童期往往不被注意,到青春期表現明顯,可包括整個口腔黏膜或部分黏膜,青春期過后則變化不大?谇火つひ酝獾牟课,如鼻腔、外陰、肛門等處黏膜亦可發生同樣病變。病損在成年后逐漸趨于靜止狀態,故年輕病人的病損常比老年人嚴重、廣泛。病損不發生于無黏膜下層的角化上皮,如牙齦、硬腭。病損處有特殊的珠光色或灰白色,呈水波樣皺襞,有的表面散布針尖大小的濾泡,狀似海綿,但病損處具有正?谇火つさ娜彳浥c彈性。較小的鱗片可以刮去或揭去,揭去時無痛,不出血,并露出粉紅色類似上皮的光滑面。覆蓋黏膜的皺襞狀鱗屑可在一天內全部消失,2~3天后又可重新出現。
出生后不久的嬰兒即可發現病損,最早的可在1個月的嬰兒發現口腔損害,終身存在,到青春期發展更為顯著,以后不再繼續進行。
白色海綿狀斑痣常見于頰、唇、舌緣硬腭及軟腭等部位的黏膜上,很少發生于牙齦及口底黏膜。損害具有特殊的珠光色或灰白色,呈水波樣的皺襞或鱗片狀,有的表面散布著針尖大小的濾泡,狀似海綿,但病損處具有正常的口腔黏膜的柔性與彈性。一般在頰黏膜咬合線處及口角黏膜上的白色增寬區尤為顯著。嚴重時,整個口腔黏膜均成為白色皺襞。
繼發性舌咽神經痛介紹
某些小腦腦橋角腫瘤、蜘網膜炎、血管性疾病、鼻咽部腫瘤或莖突過長癥等均可激惹舌咽神經而引起舌咽神經分部區域的疼痛,稱為繼發性舌咽神經痛。其臨床表現為:
1.舌咽神經分部區域疼痛。疼痛發作持續時間長或持續性,誘發因素及板機點不明顯,夜間為重。 舌咽神經痛損害癥狀。顎弓麻痹、軟顎及咽部感覺減退或消失,舌后三分味覺與一般感覺障礙,咽反射減弱或消失,腮腺分泌機能異常。
2.鄰近腦神經痛。可出現頸靜脈孔癥候群及Horner徵候;亦可有小腦腦橋角癥候群出現。
3.若鼻咽癌所致,可在鼻咽部發現腫塊,頸部淋巴結腫大。
繼發性舌咽神經痛多繼發于顱內腫瘤異物等,臨床上多采用開顱手術治療。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