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拔除術中注意要點
1.正確掌握拔牙適應證和術中密切注意觀察病人情況變化。
2.預防或處理病人暈厥。麻醉要完善,要在無痛下拔牙。操作要輕巧,動作要準確。病人出現暈厥時應暫停手術,放平椅位并解開病人上衣的領扣,同時吸入芳香亞醑等興奮呼吸中樞藥物,或針刺人中穴、內關穴等。
3.防止損傷鄰牙和軟組織。術中要正確使用器械和掌握穩定的支點,避免器械滑脫或使用暴力操作。對已損傷的組織結構,應立即復位或縫合。
4.預防牙根突入上頜竇或頜周筋膜間隙。手術過程中,尤其是拔除上頜后牙和下頜第3磨牙的牙根時,要保持清楚的手術野,禁止使用暴力和粗暴操作,避免將牙根挺插在牙根上。若牙根進入上頜竇黏膜或頜周筋膜間隙時,應即時用探針輕輕撥出,或用止血鉗取出。當牙根進入上頜竇腔內,則應擴大穿孔處,用生理鹽水沖出。
5.避免損傷恒牙牙胚。乳牙牙根吸收不全,恒牙牙胚嵌入乳牙牙根之間,手術操作時應注意保護。
6.防止頜骨骨折或顳下頜關節脫臼。主要是正確操作和用手托住下頜,避免使用暴力和持續大張口。若出現頜骨骨折或顳下頜關節脫位時,應立即處理。
7.防止皮下氣腫發生。主要是在拔除下頜阻生第3磨牙時,避免頰側切口過深,翻瓣不宜過于廣泛,去除牙槽骨不宜過多。
8.避免拔錯牙。在用牙挺挺松患牙和用牙鉗拔牙時,應反復核對拔除牙的牙位,避免拔錯牙。
拔牙后出血原因
出血原因有全身因素或局部因素,對于全身性疾病所致者,應針對原因進行專科治療。必要時可少量多次地輸入新鮮血及止血藥物。同時進行局部處理,縫合加壓和使用局部止血藥物。絕大多數出血是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如牙齦黏膜撕裂、牙槽窩內炎性肉芽組織殘留、牙槽小血管破裂以及拔牙創血塊腐敗、脫落等。牙齦黏膜撕裂應縫合,即可止血。牙槽窩內炎性肉芽立即刮凈。牙槽小血管破裂需用明膠海綿、碘仿紗布填塞止血。
短冠基牙制備方法
先截冠,將牙冠降低至平齊齦緣或在齦上1-2mm.若為殘根,則勿需截冠。隨之將根管口周圍磨成平面,向根面周圍至齦緣形成一致的弧形,即稱之為小圓平頂形。然后視口腔固位情況、牙周情況及對齲病的敏感性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