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齒窩洞結構
1)洞壁:
經過制備具特定形狀的窩洞,由洞內壁所構成。洞壁分側壁和髓壁。側壁以所在牙面命名,如位于頰面者呲頰壁,靠近齦緣者叫齦壁。;位于洞底覆蓋牙髓的洞壁川髓壁。與長軸平行的髓壁又叫軸壁,以與驗面前髓壁送別。如—個駘面洞具有4個側壁,即頰壁、近中壁、舌壁:遠中壁和一個髓壁(洞底)。
2)洞角:
內壁與內壁相交處,形成洞角。調角分線角和點角。兩壁相交構成線角,三壁相交構成點角。洞角以構成它的各壁聯合命名。
3)洞緣:
洞側壁與牙面相交構成洞的邊緣,嘏口洞緣。它實際上是由洞側壁與牙面相交形成的線角,即洞緣角或洞面角。
牙髓治療局麻失敗的處理措施
1、補充麻醉
由于增加局麻藥的劑量能麻醉更長的IAN,并能阻斷由炎癥引起的TTX抗鈉通道,因此對于正常水平焦慮病人,補充麻醉是提高麻醉效果的首要選擇。補充麻醉有多種途徑:韌帶內和骨內注射技術可把麻藥傳送到感染牙齒根尖周圍的松質骨,但韌帶內技術對注射麻藥的量有限制,并可能會產生術后疼痛。骨內技術能增加注射藥量,臨床實驗【26】顯示對牙源性疼痛病人進行IAN阻滯注射后,再通過骨內途徑進行注射能極大的增強牙髓麻醉效果,但此技術需要穿破骨皮質并需要特殊設備。牙髓內注射一般用作最后的選擇,此技術能把溶液直接注射到感染牙髓,但需要一些方法阻止藥物回流。
2、輔助藥物
非甾體類抗炎藥物(NSAIDS)或類固醇可降低PGE2的水平,牙髓內PGE2水平的減少可降低牙髓疼痛感受器的敏感性,并可減少前列腺素對 TTX阻斷類鈉通道作用的誘導刺激。對診斷為不可復性牙髓炎的病人進行雙盲、隨機的臨床實驗顯示在髓病治療前7天,骨內注射40mg甲基潑尼松龍的受驗者與注射安慰劑者相比疼痛明顯降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