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部感染的特點
1)口腔頜面部特殊的解剖結構與環境有利于細菌的滋生繁殖,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易于發生感染。
2)由于牙的存在并以發生牙體及牙周圍支持組織的炎癥,易形成特有的牙源性感染。
3)口腔頜面部潛在的筋膜間隙內含有疏松結締組織,感染可循此途徑擴散和蔓延。
4)頜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環豐富,頜面部靜脈瓣膜少或缺如,當靜脈受壓時容易導致血液逆流,而導致嚴重并發癥;順相應淋巴引流途徑擴散而發生區域性淋巴結炎。反之,血循與淋巴循環豐富有利于炎癥的局限和消退。
5)口腔頜面部為暴露部位,易受損傷而繼發感染。
前牙3/4冠鄰溝的作用及預備要求
3/4冠的鄰溝又稱軸溝,對固位有重要作用。可以防止牙的冠向、舌向脫位,為了使鄰溝具有一定的長度,預備時應從鄰切角的中點開始,方向與牙冠唇面切2/3平行,位于鄰面唇1/3與中1/3的交界處,以保證溝的舌側壁有足夠的抗力形,同時又要注意唇側壁不能過薄,注意其抗力形。
鄰溝的深度為1mm,由切端向齦端逐漸變淺。其長度根據牙冠的長度、倒凹情況和固位需要而定,溝越長固位越好,但應位于鄰面片切面之內,兩鄰溝應相互平行,或稍向切端聚合。鄰溝的外形剖面呈半圓形,近切端稍寬于齦端,便于冠的就位。鄰溝的齦端可形成小肩臺,也可采取無肩預備。鄰溝的線角應清晰而無明顯棱角。
鄰溝預備時先用700號裂鉆或細金剛砂車針,沿溝的設計位置預備。為防止鉆頭向唇、舌側滑、脫,可先用小刀邊石在斜面磨出凹槽,再由此處預備出應有深度和外形,術中選好支點,避免車針擺動或磨切時晃動,以防止鄰溝預備過寬過平。初學者可先用鉛筆畫線,并用平行尺保證兩條鄰溝或3/4冠橋基牙多條鄰溝的平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