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藥的基本原則
換藥的主要目的是保證和促進創口的正常愈合,在創口周圍或創口內更換藥物謂之換藥,不使用藥物僅調換敷料者稱為更換敷料;但臨床上常把兩者泛稱為換藥。臨床上一般在更換或去除引流物、創口滲血較多或有大量分泌液溢出、疑有血腫形成或感染、敷料松脫或過緊、傷口劇痛以及需要觀察創口或皮瓣等情況時才進行換藥。至于換藥的其體要求(時間、地點、換藥的準備等),技術要求(操作程序、拆線的方法和要求),置換引流物的方法和要求,死腔、肉芽創面壞死組織及線頭感染的處理均與其他外科換藥相同。
換藥的注意事項
換藥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即使是感染創口也應如此,否則將造成創口感染、加重感染和混合感染。
1.換藥的動作要準確、輕巧、細致,切忌粗暴。應用棉球清潔暴露創面時是“蘸”而不是“揩”、“擦”。的動作。對暴露創面不可應用帶刺激性的藥物,動作要迅速;盡量縮短時間,勿使創面暴露時間過長。
2.持鑷應在上1/3處,并勿使鑷碰及非換藥區,應掌握并使用雙手特鑷,保持一“臟”一“凈”,即一鑷接觸創面、一鑷接觸藥碗和消毒敷料。使用過的棉球和紗布等物不可再置入消毒的換藥碗內,而應置于另一個藥碗中,兩碗要嚴格區分。對特異性感染創口,其換藥用過的敷料更不可隨便棄置要集中焚燒。
3.多個患者換藥,應遵循先無菌創口,后污染創口,再感染創口的順序,并每換一人后必須重新洗手,以防交叉感染。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