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體缺損的影響
牙體缺損的范圍、程度不同以及牙列中牙體缺損患牙的數目不同,可能產生下列并發癥及不良影響。
1.對牙體和牙髓組織的影響
牙體表淺缺損可能無明顯癥狀。如缺損累及牙本質層或牙髓,可出現牙髓刺激癥狀甚至出現牙髓炎癥、壞死及根尖周病變。
2.對牙周組織的影響
牙體缺損發生在鄰面,會破壞正常鄰接關系,造成食物嵌塞,引起局部牙周組織炎癥,并可能發生鄰牙傾斜移位,影響正常的咬合關系,形成創傷駘。牙體缺損若發生在軸面,破壞正常軸面外形,可引起牙齦損傷及局部齦炎。
3.對咬合的影響
大范圍及嚴重的牙體面缺損不但影響到咀嚼效率,還會形成偏側咀嚼習慣,嚴重者會影響垂直距離及出現口頜系統的功能紊亂。
4.其他不良影響
牙體組織缺損處的尖銳邊緣可擦傷舌及口腔黏膜。缺損發生在前牙可直接影響患者的美觀、發音。全牙列殘冠殘根會降低垂直距離,影響到患者的面容及心理狀態。殘冠殘根常成為病灶而影響全身健康。因此,牙體缺損應及時修復治療以終止病變發展,恢復牙冠原有功能,防止并發癥。
牙的萌出
(1)牙萌出的生理特點
1)時間與順序:在一定時間內,按一定順序先后萌出。
2)左右對稱萌出:中線左右同頜的同名牙幾乎同時萌出。
3)下頜早于上頜:下頜牙的萌出要比上頜的同名牙早。
(2)最早、最晚萌出的乳恒牙
1)最早萌出的乳牙:下頜乳中切牙。
2)最晚萌出的乳牙:上頜第二乳磨牙。
3)最早萌出的恒牙:下頜第一磨牙。
4)最晚萌出的恒牙:上頜第三磨牙。如第三磨牙牙胚先天缺失,則最晚萌出的恒牙為上頜第二磨牙。
(3)牙萌出的順序
1)乳牙萌出順序:乳中切牙、乳側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
2)恒牙萌出順序:上頜多為:第一磨牙、中切牙、側切牙、第一前磨牙、尖牙、第二前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下頜多為:第一磨牙、中切牙、側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
上述為乳恒牙正常萌出的大致順序,不同個體可能有差異。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