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1口腔執業醫師《口腔解剖生理學》復習資料匯總
乳牙髓腔形態特點:
乳牙髓腔較恒牙者為大,表現為髓室大、髓壁薄、髓角高、根管粗、根管斜度較大,根尖孔亦大。故在制備洞形時,應注意保護牙髓,防止穿髓。由于乳牙髓腔大,牙髓治療效果好。乳牙髓腔壁薄。髓室頂和髓角多位于牙冠中部。
乳前牙髓腔與其牙冠外形相似,根管多為單根管,偶見下頜乳切牙根管分為唇、舌向2個根管。
乳磨牙髓室較大,通常均有3個根管:上頜乳磨牙有2個頰側根管,1個舌側根管;下頜乳磨牙有2個近中根管,1個遠中根管。下頜第二乳磨牙有時可出現4個根管,其分布為近中2個根管,遠中2個根管。
恒牙髓腔形態
下頜切牙牙體較小,故髓腔亦細小得多。下頜中切牙分為唇、舌雙管者約占4%,下頜尖牙唇、舌向雙根管約占4%。
上頜第一前磨牙單根單管型約占7%,單根雙管型(由髓室至根尖為2個分開的根管,2個根尖孔或合并為1個根尖孔)約占65%,單根單雙管型(根管分而復合,合而復分的復雜型)約占28%。偶爾還有3個根、3個根管、3個根尖孔者,其分布為頰側2個、舌側1個。上頜第二前磨牙髓腔形態與上頜第一前磨牙者相似,但髓腔頰舌厚度卻較大,近遠中寬度較窄。頰舌髓角均較短,根管也分為三種類型:單根單管型約占48%,單根雙管型約占11%,單根單雙管型約占41%。
下頜前磨牙的髓腔大多為單根管,占83%。下頜第一前磨牙17%在其根中1/3以下分為頰、舌向兩個根管。下頜第二前磨牙的髓腔形態與第一前磨牙的相似,但頰、舌側兩個髓角都明顯,頰側髓角稍長于舌側髓角,兩者均位于牙冠的頸1/3處。
上頜磨牙的髓室似立方形,頰舌徑>近遠中徑>髓室高度。
下頜磨牙的髓室呈矮立方形,近遠中徑>頰舌徑>髓室高度。
髓腔的增齡變化、髓腔解剖
髓腔的增齡變化:乳牙的髓腔從相對比例看比恒牙者大,髓角高,根尖孔也大些。青少年恒牙的髓腔比老年者大,表現為髓室大、髓角高、根管粗、根尖孔亦大。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髓腔內壁有繼發性牙本質向心性沉積,使髓腔的體積逐漸縮小,髓角變低平,根管變細,根尖孔窄小,有的髓腔部分或全部鈣化阻塞,給臨床治療帶來困難。
髓腔解剖的臨床意義:高聳的髓角盡可能避開以保護牙髓。彎曲的根管容易造成器械折斷或根管側穿,應改變角度拍X線片觀察清楚。根尖孔大的或牙根尚未完全形成髓腔特別大的牙,應避免器械、藥物、充填物等穿出根尖孔外而引起根尖組織病變。青年人的髓腔大,牙髓組織豐富,細胞成分多,根尖孔大,血供非常充足,牙髓的恢復能力強,治療易于成功。老年人則相反。
髓腔各部名稱:
髓室:前牙髓室與根管無明顯界限;后牙髓室約呈立方形,分頂、底及四壁,是髓腔中較寬闊的部分。
髓室頂與髓室底:與(牙合)面或切嵴相對應的髓室壁稱髓室頂,與髓室頂相對的髓室壁稱髓室底,兩者之間的距離稱為髓室高度。
髓室壁:與牙體軸面相對應的髓腔牙本質壁分別稱近中髓壁、遠中髓壁、頰側髓壁和舌側髓壁。亦有將髓室頂和髓室底列入髓室壁者,即髓室共有六壁。
髓角:為髓室伸向牙尖突出成角形的部分,其形狀、位置與牙尖外形相似。
根管口:位于髓室底上,為髓室與根管的移行處。
根管系統是髓腔除髓室以外的管道部分,可表現為根管、管間吻合、根管側支、根尖分歧、根尖分叉及副根管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