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答案 |
其他口腔疾病的預防
一、A1
1、下列不是口腔癌警告標志的是
A、2周以上尚未愈合的口腔潰瘍
B、口腔黏膜有白色、紅色和發暗的斑
C、口腔與頸部有不正常的腫脹和淋巴結腫大
D、口腔反復出血,出血原因不明
E、第三磨牙周圍反反復復的炎癥
2、農民患唇紅部癌是城市居民的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E、6倍
3、口腔癌的警告標志不包括
A、2周以上未愈合的口腔潰瘍
B、自發性牙痛
C、口腔黏膜白斑
D、口腔黏膜紅斑
E、口腔和頸部不正常的淋巴結腫大
4、口腔癌的致病因素包括
A、不良生活方式
B、光輻射
C、核輻射
D、生物因素如細菌,病毒等
E、以上全是
5、口腔癌預防的含義不包括
A、預防發生
B、預防對臨近組織的損害
C、預防轉移
D、預防因口腔癌喪失生命
E、少吃糖多吃含礦物質的食品
6、不屬于飲酒導致口腔癌的途徑的是
A、乙醇的脫水作用使口腔黏膜對乙醇飲料中的致癌物質更敏感
B、乙醇的即刻代謝產物乙醚可損害細胞
C、酒精性肝病降低了肝臟對致癌物質的解毒作用
D、乙醇可提高細胞對氧化劑的暴露和抑制免疫功能
E、大量飲酒常影響人的食欲,人體對營養物質的攝取
7、光輻射是引起皮膚癌的主要原因,其中波長多見
A、200~300nm
B、320~400nm
C、320~450nm
D、350~450nm
E、350~550nm
8、嚼檳榔者患頰癌的危險性是不嚼檳榔者的
A、3倍
B、4倍
C、5倍
D、6倍
E、7倍
9、下列屬于口腔癌控制危險因素的是
A、戒除吸煙、飲酒、嚼檳榔等不良嗜好
B、注意對光輻射的防護,避免長時間直接日照
C、不食過熱食品,避免刺激口腔黏膜組織
D、避免口腔不良刺激
E、以上都是
10、下列在哪一地區是口腔癌最高發病區
A、歐洲
B、南美洲
C、北美洲
D、東南亞
E、澳大利亞
11、下列不屬于口腔癌的流行特征的是
A、地區分布
B、時間分布
C、年齡分布
D、文化分布
E、種族差異
12、我國口腔癌發病率的高峰在
A、25~35歲
B、25~40歲
C、35~55歲
D、40~60歲
E、50~60歲
13、在無細菌參與的情況下,酸將牙面化學侵蝕引起慢性、病理性的硬組織喪失,稱為
A、氟牙癥
B、四環素牙
C、酸蝕癥
D、齲病
E、(牙合)創傷
14、牙酸蝕癥中內源性酸蝕最常見的原因是
A、胃酸
B、氫氟酸
C、硫酸
D、草酸
E、亞硝酸
15、在牙齒的外源性酸蝕中,以下哪種因素為常見因素
A、呼吸道疾病
B、神經性疾病
C、外傷
D、運動因素
E、飲食因素
16、以下的藥物能夠引起牙齒酸蝕癥的是
A、維生素E
B、阿司匹林
C、鈣片
D、葡萄糖
E、維生素D
17、長期暴露在氫氟酸環境下的工人容易發生
A、骨折
B、視力模糊
C、牙齒的酸蝕癥
D、皮膚粗糙
E、骨質疏松
18、以下哪項不是牙齒酸蝕癥的預防措施
A、多吃些酸性物質
B、治療可引起牙酸蝕癥的疾病
C、增強牙對酸的抵抗力
D、避免酸性環境中與酸的接觸
E、減少飲食中的酸對牙的侵蝕
19、針對于飲食習慣帶來的牙齒酸蝕癥的危害,以下預防方法錯誤的是
A、酸性飲食的攝入最好安排在就餐以后
B、餐后飲用牛奶
C、使用含氟漱口水漱口
D、咀嚼無糖口香糖
E、選用刷毛軟硬適度的牙刷
20、牙齒受打擊引起的牙體硬組織、牙髓或牙周組織急性損傷,稱為
A、牙外傷
B、牙震蕩
C、牙折
D、牙體缺損
E、牙髓炎
21、關于牙外傷的危險因素,敘述正確的是
A、碰撞
B、交通意外
C、運動損傷
D、暴力
E、以上均包括
22、發生牙外傷最常見的原因是
A、摔倒、碰撞
B、交通意外
C、運動損傷
D、暴力
E、把牙當工具
23、關于體育運動導致牙外傷的影響因素,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的類型
B、運動場地
C、運動員的年齡和性別
D、防護用具的使用
E、以上均包括
24、關于牙外傷的防護,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要提高學校師生、家長對牙外傷的認知水平
B、加強學校牙外傷危害性的宣傳
C、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D、運動中應積極采取防護措施
E、牙外傷發生時去醫院就診即可,不必學習急救知識
25、運動防護中護牙托的作用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保護牙齒和口內其他組織
B、防止頜骨骨折
C、保護顳下頜關節
D、預防外力對顱腦的沖擊
E、增大了腦震蕩的發生
26、護牙托是一種彈性片狀減震裝置,其主要成分是
A、甲基丙烯酸甲酯
B、氯化亞鐵
C、硫酸銅
D、多聚甲醛
E、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