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A型題 |
第 5 頁:B型題 |
第 6 頁:C型題 |
第 7 頁:X型題 |
31.休克時最常出現的酸堿失衡是
A. 代謝性堿中毒
B. 呼吸性酸中毒
C. AG正常性代謝性酸中毒
D.AG升高性代謝性酸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
[答案] D [題解] 休克時因微循環嚴重障礙,組織低灌流和細胞缺氧,有氧氧化受阻,無氧酵解增強,乳酸生成顯著增多,形成高乳酸血癥,產生AG升高性代謝性酸中毒。
32.休克缺血性缺氧期發生的急性腎功能衰竭屬
A.腎前性腎功能衰竭
B.腎后性腎功能衰竭
C.腎性腎功能衰竭
D.腎前性和腎性腎功能衰竭
E.器質性腎功能衰竭
[答案] A [題解] 缺血性缺氧期由于腎灌流不足,可發生急性腎衰,但恢復血流灌注后,腎功能立刻恢復,應為腎前性腎功能衰竭。如果休克時間較長,進入淤血性缺氧期后,因腎持續缺血發生了腎小管壞死,才發展成為器質性腎功能衰竭。
33.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的共同發病環節
A. 肺內DIC形成
B. 急性肺淤血水腫
C. 急性肺不張
D.急性呼吸膜損傷
E.肺泡內透明膜形成
[答案] D [題解] 休克時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病機制與補體-白細胞-氧自由基損傷呼吸膜有關。
34.休克肺時最初出現的酸堿失衡類型是
A. AG正常性代謝性酸中毒
B. AG增高性代謝性酸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
D.代謝性堿中毒
E.呼吸性堿中毒
[答案] E [題解] 休克肺時,最初由于間質水腫,肺毛細血管旁J感受器受刺激反射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發生呼吸性堿中毒。
35.在休克時測定心肌收縮性,受前后負荷影響最小的指標是
A.EF(射血分數)
B.LVEDP(左室舒張末期壓)
C.CI(心臟指數)
D.+dp/dtmax(心室壓力上升的最大變化速率)
E.EES(收縮末期彈性)
[答案] E [題解] EES作為心收縮性的指標,它與其它心肌力學指標相比,更少受前后負荷的干擾。
36.對休克患者監測補液的最佳指標是
A. 血壓 B. 脈壓 C. 尿量
D.中心靜脈壓 E.肺動脈楔入壓
[答案] E [題解] 血壓、脈壓、尿量都可以作為監測輸液量多少的參考指標,有條件的可以監測中心靜脈壓和肺動脈楔入壓,中心靜脈壓反映的是右心的血量和功能,而肺動脈楔入壓反映的是左心的血量和功能,因此肺動脈楔入壓是監測休克患者補液的最佳指標。
37.治療休克時單純追求用升壓藥維持血壓導致休克加重的機制是
A.機體對升壓藥物耐受性增強
B.血管平滑肌對升壓藥物失去反應
C.機體交感神經系統已處于衰竭
D.升壓藥使微循環障礙加重
E.機體喪失對應激的反應能力
[答案] D [題解] 休克時機體交感神經系統都處于興奮狀態,并沒有發生衰竭,如單純追求用升壓藥,長時間大量的使用血管收縮劑,由于血管收縮,口徑變小,根據Q∝Pr4,導致組織和器官的灌流量明顯下降,導致休克加重。
38.參與休克的白細胞粘附分子是
A.細胞間粘附分子(ICAM)
B. 內皮細胞-白細胞粘附分子(ELAM)
C. 血管細胞粘附分子(VCAM)
D.β2整合素(CD11/CD18)
E. P-選擇素
[答案] D [題解] CD11/CD18屬于β2整合素,是白細胞活化后產生的粘附分子,它與內皮細胞產生的粘附分子ICAM、ELAM、rCAM的配基結合,使白細胞粘附在內皮細胞上。
39.休克淤血性缺氧期時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處于
A. 高度抑 B. 衰竭 C. 興奮
D.高度興奮 E.變化不明顯
[答案] D [題解] 該期由于微循環淤滯,回心血量少,血壓進行性下降,但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更為興奮,形成惡性循環。
40.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屬于
A. 代償期 B. 失代償期
C. 可逆性失代償期
D.不可逆性失代償期
E.難治期
[答案] C [題解] 該期屬于失代償期,但仍然可以治療和逆轉。針對微循環淤滯,臨床采用糾酸、擴容、使用血管活性藥物疏通微循環等措施,可收到明顯的治療效果
41.休克難治期下列哪種不是DIC形成的直接因素?
A.血中兒茶酚胺濃度過高
B.血液粘滯濃縮
C.血液高凝
D.嚴重的酸中毒
E.內皮激活受損,外凝、內凝系統激活
[答案] A [題解] B C D E 均是DIC形成的條件和原因,而兒茶酚胺過高與DIC形成無直接的關系。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