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關于正常分娩第一產程的臨床經過,下列哪項正確
A、自然破膜多發生在胎頭進入骨盆入口時
B、生理縮復環有時可達臍平
C、初產婦多是宮頸管先消失,宮口后擴張
D、每隔4小時聽胎心一次
E、囑產婦于宮縮時加用腹壓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自然破膜多在第一產程末;只有病理性縮復環才會達到臍平;第一產程潛伏期每1~2小時聽胎心一次,活躍期每15~30分鐘聽胎心一次:進入第二產程后,囑產婦在宮縮時加用腹壓。
【該題針對“正常分娩”知識點進行考核】
12、子宮動脈分支于哪條動脈
A、卵巢動脈
B、髂內動脈
C、髂外動脈
D、腸系膜下動脈
E、腎動脈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記憶型題。子宮動脈為髂內動脈前干分支。
【該題針對“女性生殖系統解剖”知識點進行考核】
13、羊水栓塞最早出現的癥狀是
A、急性左心衰竭
B、急性肝功能衰竭
C、急性腎功能衰竭
D、急性呼吸衰竭
E、急性DIC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羊水栓塞患者大多發病突然,病癥兇險,患者往往首先發生煩躁不安、嗆咳、呼吸困難、發紺等呼吸衰竭癥狀,繼之并迅速出現循環衰竭、休克、昏迷,不迅速死亡者,可引起急性DIC及腎功能衰竭。
【該題針對“分娩期并發癥-羊水栓塞”知識點進行考核】
14、治療老年性陰道炎,最合適的治療措施
A、堿性溶液沖洗陰道后置入己烯雌酚
B、酸性溶液沖洗陰道后置入己烯雌酚
C、堿性溶液沖洗陰道后置入咪康唑
D、酸性溶液沖洗陰道后置入咪康唑
E、口服克林霉素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老年性陰道炎又稱萎縮性陰道炎,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陰道黏膜抵抗力減弱,致病菌易于侵入而引起的陰道炎。主要治療方法是補充雌激素,弱酸性溶液對有害細菌的生長繁殖會有抑制作用。故應用酸性溶液沖洗陰道置入己烯雌酚。
【該題針對“女性生殖系統炎癥-萎縮性陰道炎”知識點進行考核】
15、進入產程中的子宮收縮的特征,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收縮以子宮底部為最強烈,子宮下段收縮最弱
B、是不自主的節律性收縮
C、宮縮具有對稱性
D、子宮肌纖維在宮縮時變短變寬,間歇時松弛恢復如舊
E、子宮收縮間隔越來越短,持續時間越來越長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臨產后子宮收縮有四大特點:節律性、對稱性、極性和縮復作用;縮復作用指子宮肌纖維在宮縮時變短變寬,間歇時松弛,但不能恢復到原來的長度,如此反復,肌纖維越來越短,使宮腔容積逐漸縮小,迫使胎兒下降,直至娩出;隨著產程的逐漸進展,子宮收縮間隔越來越短,持續時間越來越長,持續時間可由開始時的30秒到第二產程時的60秒。間歇時間則由5-6分鐘縮短到1-2分鐘。
【該題針對“正常分娩”知識點進行考核】
16、雙胎妊娠的胎位,最常見的是
A、雙臀先露
B、雙頭先露
C、一頭先露一肩先露
D、一臀先露一足先露
E、一肩先露一臀先露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雙胎妊娠時胎位多為縱產式,以兩個頭位或一頭一臀常見。故選B。
【該題針對“病理妊娠-雙胎妊娠”知識點進行考核】
17、前置胎盤指胎盤部分或全部附著于
A、子宮下段或宮頸內口處
B、子宮體后壁
C、子宮體側壁
D、子宮體前壁
E、子宮底部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如果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或覆蓋在宮頸內口處,位置低于胎兒的先露部,稱為前置胎盤。
【該題針對“病理妊娠-前置胎盤”知識點進行考核】
18、左卵巢血栓性靜脈炎易并發
A、肝膿腫
B、腦膿腫
C、腎膿腫
D、肺膿腫
E、股白腫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子宮腔胎盤剝離處,有許多栓塞性血管,是細菌滋長的良好基地,當子宮底部的靜脈受感染,則可迅速擴展至卵巢靜脈,引起血栓性靜脈炎。若炎癥繼續進展,感染的血栓化膿,可有化膿性栓子脫落,化膿性栓子隨血流散布全身,可形成遷移性膿腫;來自左卵巢靜脈的化膿性栓子,首先到腎臟,而引起腎膿腫,來自右卵巢的化膿性栓子,經下腔靜脈首先到肺,而引起肺膿腫。當下肢血栓性靜脈炎時可使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水腫,皮膚發白,習稱“股白腫”。
【該題針對“病理妊娠-胎盤早剝”知識點進行考核】
19、子宮肌瘤患者臨床癥狀輕重取決于:
A、肌瘤大小
B、肌瘤生長部位
C、肌瘤數目
D、肌瘤與肌壁關系
E、肌瘤有無繼發感染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子宮肌瘤與肌壁的關系如何,對子宮肌瘤患者的癥狀影響最大,即黏膜下最易導致異常出血,漿膜下肌瘤常無明顯癥狀。
【該題針對“女性生殖器官腫瘤-子宮肌瘤”知識點進行考核】
20、首先應考慮切除子宮止血的是
A、宮縮乏力
B、子宮胎盤卒中
C、胎盤大部植入
D、胎盤粘連
E、凝血功能障礙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胎盤植入可引起活動性出血,無法糾正,切忌強行剝離,以手術切除子宮為宜。
【該題針對“分娩期并發癥-產后出血”知識點進行考核】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