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分娩期并發癥 |
第 3 頁:女性生殖系統炎癥 |
11.產褥病率是指每日用口表測4次體溫,每次間隔4小時,其中有2次體溫在38℃以上,時間范圍是在
A.產后24/小時內 B.產后24小時以后的1周內 C.產后24小時以后的10日內
D.產后24小時以后的半個月內 E.產褥期內
答案:C
考點:產褥感染
解析:產褥病率的概念是:產后24h以后的10日內每日用口表測4次體溫,每次間隔4h,其中有2次體溫≥ 38℃。故選C。
[A2型題]
12.27歲經產婦,妊娠39周,雙胎妊娠。第一兒枕先露自然分娩,第二兒間隔8分鐘臀助產娩出,歷經10分鐘娩出胎盤,隨后陰道流血量達600ml,最可能的診斷是
A.副胎盤殘留 B.胎盤殘留 C.子宮收縮乏力 D.宮頸裂傷 E.凝血功能障礙
答案:C
考點:雙胎并發癥
解析:經陰道分娩的雙胎,其平均產后出血量≥500ml,與子宮過度膨脹,產后宮縮乏力加上胎盤附著面積增大有關。故選C。
13.初產婦,21歲,妊娠38周,雙胎妊娠.第二胎兒娩出后10分鐘,突然多量陰道流血,血暗紅。本例陰道流血最可能的原因是
A.胎盤剝離不全 B.凝血功能障礙 C.胎盤植入 D.子宮收縮乏力 E.軟產道裂傷
答案:D
考點:產后出血的病因
解析:雙胎妊娠因子宮膨大、肌纖維過度伸展而容易發生原發性子宮收縮乏力,導致產程延長及產后出血。故選D。
14.初產婦,28歲。妊娠39周。宮縮加強,產程進展較快,6小時后宮口開大9Cm。自然破膜后不久出現寒戰、嗆咳、氣急、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此時首選的應急措施是
A.立即氣管切開正壓給氧 B.靜脈緩注氨茶堿250mg C.靜脈推注地塞米松20mg
D.靜脈滴注多巴胺20mg E.靜脈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
答案:C
考點:羊水栓塞處理
解析:初產婦,產程進展快,突發寒戰、嗆咳、氣急、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考慮出現羊水栓塞,易并發DIC,首先應進行抗過敏治療,可以靜脈推注地塞米松,故選C。
[A3/A4型題]
(15~16題共用題干)
初產婦,25歲。妊娠40周,入院前1日出現不規律子宮收縮,人院24小時后靜脈注縮宮素引產,第一產程5小時,第二產程10分鐘,胎兒娩出后2分鐘,產婦突然覺得寒戰、嗆咳、發紺,血壓60/40mmHg,隨后陰道流血不止,立即配血進行搶救。
15.最可能的診斷
A.縮宮素過敏 B.羊水栓塞 C.急性非栓塞 D.心源性休克 E.子宮收縮乏力性出血
答案:B
考點:羊水栓塞
解析:初產婦,分娩后2min突發呼吸衰竭、休克、陰道出血表現應首先考慮羊水栓塞;選項A、C、D、E都有可能,但發生概率小,故選B。
16.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胎盤早破,宮內感染 B.第二產程過短 C.未給予藥物預防產后出血
D.子宮收縮乏力 E.凝血功能障礙
答案:E
考點:產后出血
解析:羊水栓塞患者的出血是由于m液系統由高凝狀態轉為纖溶亢進,『血液不凝固引起,故選E。A、B、D都是產后出血的原因,但不是羊水栓塞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C不是產后出血原因。
[B型題]
(17—18題共用備選答案)
A.急性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炎 B.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 C.急性盆腔腹膜炎
D.血栓靜脈炎 E.膿毒血癥
17.產后5日,體溫37.7℃,惡露增多有臭味.下腹疼痛及壓痛。最可能的診斷是
答案:C
18.產后10日,寒戰后發熱,左下肢持續疼痛伴水腫,皮膚發白。最可能的診斷是
答案:D
考點:產褥感染
解析:產褥感染的臨床表現有六種:①急性外陰、陰道、宮頸炎;②急性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炎;③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急性輸卵管炎;④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彌漫性腹膜炎;⑤血栓靜脈炎;⑥膿毒血癥及敗血癥。第17題中,產后5日,體溫37.7℃惡露增多有臭味考慮為產褥感染,下腹疼痛和壓痛是盆腔腹膜炎的表現;第18題產后10日,寒戰后發熱可診斷產褥感染,左下肢持續疼痛伴水腫,皮膚發白,習稱“股白腫”,是血栓性靜脈炎的表現。故17題選C,18題選D。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