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分娩期并發癥 |
第 3 頁:女性生殖系統炎癥 |
考點 分娩期并發癥
[A1型題]
l.搶救羊水栓塞的首要措施是
A.糾正DIC及繼發纖溶 B.糾正呼吸循環衰竭 C.糾正腎功衰竭
D.立即終止妊娠 E.切除子宮
答案:B
考點:羊水栓塞
解析:羊水栓塞的治療原則是去除病因,糾正呼吸、循環衰竭,解除肺動脈高壓,抗過敏,抗休克,防治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預防治療腎功能衰竭,預防感染。其中,搶救羊水栓塞的首要措施是糾正呼吸、循環衰竭。故選B。
2.產后出血是指陰道流血量在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超過
A.300ml B.400ml C.500ml D.600ml E.700ml
答案:C
考點:產后出血
解析:產后出血是指陰道流血量在胎兒娩出后24h內超過500ml。產后出血的原因依次為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裂傷及凝血功能障礙。而晚期產后出血是指在分娩后24h至產后6周陰道流血量超過500ml。故選C。
3.應首先考慮切除子宮止血的是
A.宮縮乏力 B.胎盤粘連 C.胎盤大部植入 D.凝血功能障礙 E.子宮胎盤卒中
答案:C
考點:產后出血處理
解析:胎盤大部植入時,部分植入血竇開放,出血不易止住,一般以手術切除子宮達到止血的目的。宮縮乏力首先應去除病因,然后按摩子宮;胎盤粘連可徒手剝離胎盤;凝血功能障礙應輸全血、血小板、凝血因子;子宮胎盤卒中應用宮縮素、輸新鮮血、凝血因子、溫鹽水按摩子宮。故選C。
4.羊水栓塞的確診依據是
A.有突發呼吸困難 B.查到胎兒有核紅細胞 C.休克及昏迷
D.出血不止 E.腔靜脈中查到胎脂、胎糞
答案:E
考點:羊水栓塞
解析:羊水栓塞的典型臨床表現有三個階段:心肺功能衰竭和休克、DIC引起的出血、急性腎功能衰竭。母親血涂片中找到羊水中有形物質可確診,主要臟器血管中找到羊水中有形物質也可確診,故腔靜脈中查到胎脂、胎糞可為羊水栓塞的確診依據。故選E。
5.經陰道分娩時。為預防產后出血,靜注麥角新堿應在
A.胎頭撥露陰唇后聯合緊張時 B.胎頭已著冠時 C.胎頭娩出時
D.胎肩娩出時 E. 胎盤娩出時
答案:D
考點:分娩時靜注麥角新堿的時機
解析:經陰道分娩時.為預防產后出血,可在胎肩娩出的同時,靜注縮宮素10U,促使胎盤剝離,減少出血。而胎頭撥露陰唇后聯合緊張時是保護會陰的時機。故選D。
6.重癥肝炎產婦產后出血的常見原因是
A.子宮收縮乏力 B.軟產道裂傷 C.胎盤粘連 D.胎盤殘留 E.凝血功能障礙
答案:E
考點:產后出血
解析:產后出血的常見原因依次為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裂傷及凝血功能障礙。該產婦有重癥肝炎,合成蛋白的功能減低,凝血因子的合成減少,引起凝血功能障礙。故重癥肝炎產婦產后出血的常見原因是凝血功能障礙。故選E。
7.羊水栓塞的正確處理應為
A.慎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B.休克早期禁用右旋糖酐
C.出血不止時,立即應用肝素 D.解除肺動脈高壓,糾正缺氧
E.立即終止妊娠,可提高治愈率
答案:D
考點:羊水栓塞
解析:羊水栓塞時,應解除肺動脈高壓,糾正缺氧,故選D;腎上腺皮質激素是抗過敏措施之一,應立即使用,故不選A;右旋糖酐在擴容時可以應用,故不選B;在早期血液高凝狀態時可以應用肝素,出血時禁用,故不選C;出現羊水栓塞時,第一產程應立即終止妊娠,第二產程應行陰道助產結束分娩,故不選E。
8.健康{日E娠婦女在分娩時突然發紺、呼吸困難、休克,應首先考慮為
A.過敏性休克 B.羊水栓塞 C.空氣栓塞 D.血栓拴塞 E.血型不合引起急性溶血
答案:B
考點:羊水栓塞
解析:健康婦女在分娩前后突然出現發紺、呼吸困難、休克等癥狀首先考慮的是羊水栓塞,其他選項都有可能,但發生概率較羊水栓塞低,不作為首先考慮。故選B。
9.屬于子宮破裂的臨床表現,正確的是
A.病理縮復環不再升高 B.產婦突感子宮收縮停止 C.產婦疼痛難忍
D.胎體觸不清 E.陰道多量鮮血流出
答案:B
考點:子宮破裂
解析:子宮破裂時病理縮腹環是消失的,故不選A:腹痛會稍緩和,然后因羊水、血液進人腹腔引起全腹持續性疼痛,故不選C;腹壁下可清楚捫及胎體,故不選D:陰道內可能有鮮血流出,可多可少,故不選E;子宮破裂時,產婦突感下腹撕裂樣劇痛,子宮收縮驟然停止.故選B。
10.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
A.胎盤滯留 B.軟產道裂傷 C.子宮收縮乏力 D.凝血功能障礙 E.產婦精神過于緊張
答案:C
考點:產后出血
解析:產后出血常見原因是子宮收縮乏力,包括全身因素、產科因素、子宮因素和藥物因素,選項A、B、D都是產后出血的原因,但不是最常見原因,E是全身因素之。故選C。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