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女10歲,陣發性腹痛,黑便2天,雙下肢散在出血點,雙膝關節腫脹,腹軟,右下腹壓痛,白細胞12.5×10^9/L,血小板200×10^9/L,血紅蛋白110g/L,尿常規:蛋白質(+),紅細胞(+)/HP,顆粒管型0~3個/HP
<1> 、診斷可能是
A、急性闌尾炎
B、腸套疊
C、風濕性關節炎
D、過敏性紫癜
E、急性腎小球腎炎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過敏性紫癜又稱亨-舒綜合癥(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種較常見的微血管變態反應性出血性疾病。病因有感染、食物過敏、藥物過敏、花粉、昆蟲咬傷等所致的過敏等,但過敏原因往往難以確定。兒童及青少年較多見,男性較女性多見,起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2> 、其常見的病因中除了
A、細菌病毒
B、食物,如魚、牛奶
C、某些藥物
D、寒冷因素
E、放射性物質
【正確答案】 E
<3> 、首選治療措施是
A、急診手術
B、腎上腺皮質激素
C、抗生素
D、撲爾敏
E、雷尼替丁
【正確答案】 B
<4> 、如上述治療無效可合用
A、環磷酰胺
B、甲氰咪胍
C、維生素C
D、輸血
E、阿托品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如果經激素治療效果不佳或近期內反復發作者,可酌情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等
四、B型題
1、A.血vWF測定
B.PF3有效性測定
C.血栓素B2測定
D.血PC測定
E.血D二聚體測定
<1> 、屬于抗凝異常的實驗室檢查的是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人血漿PC測定【PC測定】意義:蛋白C(proteinC,C)為血漿中主 肝癌病人血漿PC測定 相關研究表明,婦科良、惡性腫瘤病人術后血漿PC抗原水平均降低,但與良性腫瘤病人相比,惡性腫瘤病人降低更為顯著 。PC抗原降低,不僅預示著血栓性疾病的可能發生,而且是導致血栓性疾病的原因之一。研究發現Ⅰ~Ⅲ期肝癌病人血漿PC抗原水平逐步降低,差別顯著。表明腫瘤細胞產生促凝物質,導致PC消耗增加,而在手術過程中,凝血系統被激活,PC進一步消耗。文獻報道 惡性腫瘤病人術后一周PC抗原為最低,兩周后恢復至正常水平。可能是隨著腫瘤的進展,病情的加重,肝功能的進一步降低,PC消耗逐步加重,而肝合成的PC進一步減少所致。要抗凝物質之一,在TM-凝血酶復合物的作用下發揮抗凝作用。
<2> 、屬于纖溶異常的實驗室檢查是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D-二聚體是纖維蛋白原衍生物,它是由纖維蛋白單體經過共價交聯形成交聯纖維蛋白在纖溶酶作用下降解而產生的特異性終末產物。血管內皮細胞含有大量的纖溶激活因子,這種激活因子可使纖溶酶原轉變為纖溶酶。當血管內皮細胞受到損傷、血栓形成或梗塞以及血管運動改變時,可使體內的纖溶酶激活因子增加,纖溶酶原轉變為纖溶酶,后者使纖維蛋白水解為FDP,最終導致血循環中交聯纖維蛋白降解產物—D-二聚體增加。血漿中D-二聚體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纖溶系統的激活,是代表體內凝血激活及繼發性纖溶的特異性分子標志物。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