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3 頁:答案 |
女性生殖系統炎癥
一、A1
1、白色稠厚呈凝乳塊狀白帶主要見于
A.滴蟲陰道炎
B.細菌性陰道病
C.淋菌性陰道炎
D.萎縮性陰道炎
E.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2、正確的組合項目是
A.滴蟲性陰道炎——豆渣樣白帶
B.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泡沫狀白帶
C.細菌性陰道病——膿血性白帶
D.老年性陰道炎——白色均質白帶
E.宮頸癌——米湯樣白帶
3、宮頸淋病奈瑟菌感染常伴有
A.支原體感染
B.衣原體感染
C.大腸桿菌感染
D.厭氧菌感染
E.肺炎鏈球菌感染
4、患者女性,30歲。白帶增多伴腥臭味1個月,婦科檢查見陰道分泌物呈稀薄灰白色,鏡檢發現線索細胞,考慮診斷
A、念珠菌陰道炎
B、細菌性陰道病
C、衣原體性陰道炎
D、滴蟲陰道炎
E、支原體性陰道炎
5、對于陰道炎的治療,下列哪項是不恰當的
A、滴蟲性陰道炎的治愈標準,是在滴蟲轉陰后每次月經后復查白帶,3次陰性為治愈
B、念珠菌性陰道炎反復發作應查尿糖、血糖,以了解是否伴有糖尿病
C、老年性陰道炎的治療原則是增加陰道抵抗力及抑制細菌生長
D、陰道炎病人在應用藥物控制炎癥外,宣傳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防止交叉感染
E、陰道炎的治療必須在局部用藥外加全身抗炎治療
6、關于急性宮頸炎,下列何項是正確的
A、急性宮頸炎常見病因是淋球菌感染
B、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宮頸炎侵入較深,通過淋巴管引起蜂窩織炎
C、鏈球菌、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宮頸炎多見于感染性流產或產褥感染呈淺表擴散
D、急性宮頸炎的治療措施是局部用藥或冷凍術
E、急性宮頸炎不伴全身癥狀
7、慢性宮頸炎不包括
A、宮頸糜爛
B、宮頸上皮內瘤變
C、宮頸肥大
D、宮頸囊腫
E、宮頸息肉
8、下列哪項屬于子宮頸炎愈合過程
A、非典型增生輕度
B、非典型增生中度
C、非典型增生重度
D、非典型鱗狀上皮化生
E、鱗狀上皮化
9、慢性宮頸炎出現腰骶部疼痛時說明
A、乳突狀糜爛
B、重度糜爛
C、炎癥擴散至盆腔
D、宮頸息肉
E、宮頸腺體囊腫形成
10、關于生殖道病毒感染,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生殖道病毒感染以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及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較為常見
B、生殖道病毒感染可致流產、死胎、胎兒致畸并使新生兒感染
C、下生殖道感染途徑往往是直接接觸
D、尖銳濕疣由病毒引起,在STD中僅次于淋病,占第二位
E、妊娠任何時期一旦確診有生殖道病毒感染應立即終止妊娠
二、A2
1、患者女性,48歲,糖尿病史9年,外陰癢2月余,白帶無異味,婦檢:陰道黏膜充血,白帶多,呈凝乳塊狀。本例最可能的診斷是
A、老年性陰道炎
B、外陰硬化性苔蘚
C、念珠菌陰道炎
D、細菌性陰道病
E、滴蟲性陰道炎
2、患者外陰癢1周,查陰道黏膜覆以膜狀物,擦除后露出紅腫黏膜面。正確的處理應是
A、陰道內放置達克寧栓
B、陰道內放置甲硝唑片
C、外陰部用0.5%醋酸液洗滌
D、局部用氫化可的松軟膏
E、陰道內放置尼爾雌醇片
3、患者女性,28歲。主訴白帶增多,檢查宮頸陰道部宮口周圍外觀呈細顆粒狀紅色區,占整個宮頸面積的2/3,宮頸刮片巴氏染色Ⅱ級。本例恰當處置應是
A、涂硝酸銀腐蝕
B、LEEP治療
C、宮頸切除
D、陰道內放置藥物
E、宮頸錐形切除
4、女,32歲。白帶多,外陰癢,查:宮頸、陰道充血。分泌物呈膿性,宮頸顆粒型糜爛,重度,下列哪項治療方案最佳
A、物理療法
B、局部活檢+局部藥物腐蝕+全身消炎
C、局部藥物消炎
D、宮頸錐形切除術
E、局部消炎后,局部活檢,若為陰性,則物理療法
5、患者女性,28歲產婦,產后12日,發熱、腹痛3日入院。T39.2℃,BP90/60mmHg,急性痛苦病容,下腹壓痛。婦科檢查:子宮如妊娠3個半月大,觸痛明顯。子宮右側觸及有壓痛實性腫塊。本例應診斷為
A、急性子宮肌炎
B、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
C、彌漫性腹膜炎
D、急性子宮內膜炎
E、急性盆腔腹膜炎
6、女,35歲。腹痛,腹部腫塊伴發熱1周,不孕癥10年(原發),查:T38.5℃,消瘦,心肺(-),下腹部可觸及質韌腫塊,壓痛(+),活動欠佳,婦檢:子宮常大,偏右,于子宮左可及新生兒頭大腫塊,觸痛(+),曾用抗生素一周,體溫及癥狀無緩解,如何處理
A、抗生素靜脈、肌肉同時給藥
B、抗生素應用的同時剖腹探查行切膿腫切除或切開引流術
C、立即剖腹探查
D、應用退熱藥(激素等)并手術治療
E、經陰道穿刺排膿
7、女,30歲。繼發不孕5年,經后4天突起高熱、寒戰,下腹痛,右側甚,血壓110/80mmHg,P120次/分,體溫39℃,白細胞18×109/L,中性80%,下腹輕壓痛,婦查:宮頸稍大稍軟,有壓痛(+),雙側附件增厚,壓痛,診斷為
A、急性闌尾炎
B、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
C、急性盆腔腹膜炎
D、急性子宮內膜炎
E、以上均不是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