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答案 |
子宮內膜異位癥
一、A1
1、下列哪項不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的特點
A.異位病灶越大,痛經越嚴重
B.表現為繼發性痛經進行性加劇
C.痛經與卵巢周期有明顯的相關性
D.痛經伴有肛門墜痛和性交痛
E.無癥狀患者多以不孕癥就診
2、在考慮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輔助檢查中,下列哪項不宜
A.腹腔鏡檢查
B.宮腔鏡檢查
C.CA125測定
D.剖腹探查
E.超聲檢查
3、關于預防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生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人工流產吸宮時吸管應緩慢拔出
B.宮頸及陰道手術均應在月經干凈3~7天內進行
C.宮頸粘連應及時處理
D.縫合子宮壁時應穿透子宮內膜層
E.月經來潮前禁做輸卵管通暢試驗
4、女,30歲,婚后3年未孕,有進行性痛經,婦科檢查觸及痛性結節,曾服達那唑痛經緩解,停藥后又復發,擬行腹腔鏡檢查。對此患者下列何項為鏡下最佳治療方案
A.清除內異灶,分解粘連,盡可能保留子宮及雙側卵巢的正常組織
B.做子宮切除,保留雙側附件
C.做全子宮、雙附件切除術
D.清除病灶、分解粘連,盡可能保留子宮及雙側附件
E.做子宮及雙側輸卵管切除術
5、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分期的依據是
A、彩色超聲多普勒檢查
B、典型病史及婦科檢查
C、宮腔鏡檢查
D、腹腔鏡檢查
E、血清CA125測定
6、子宮內膜異位癥最主要的臨床特點是
A、月經失調
B、不孕癥發生率高達40%
C、痛經和持續性下腹痛
D、咯血
E、腹痛,腹瀉或便秘
7、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的特點是
A、痛經發生于月經前期
B、痛經發生于月經前,經期加重,經后緩解
C、痛經與月經周期無關
D、痛經經期較輕微,經后加重
E、痛經多為原發性痛經
8、下列哪項是不能預防子宮內膜異位癥的
A、防止經血倒流
B、月經期應避免不必要的盆腔檢查
C、避免手術操作時引起的內膜種植
D、人工流產時,不要突然降低負壓
E、輸卵管通液術,應在月經前期進行
二、A2
1、患者女性,42歲。懷孕4次,生1胎,繼發性痛經,進行性加重8年,痛經劇烈,服用止痛藥物不能緩解。伴性交痛。查體:子宮后傾后屈,60天妊娠大小,質硬不活動;子宮后壁觸及米粒大小觸痛結節,子宮右后方捫及約8cm×8cm大小包塊,不活動,張力較大。該患者可能的診斷是
A、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
B、輸卵管卵巢膿腫
C、子宮肌瘤
D、闌尾周圍膿腫
E、卵巢系膜囊腫
2、患者女性,35歲。發現右附件區囊性腫塊3個月。腹腔鏡手術剝除右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術后不宜使用的藥物為
A、GNRH-a
B、達那唑
C、結合雌激素
D、孕激素
E、孕三烯酮
3、某婦女,38歲,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后10年,近4年痛經,且逐年加劇,婦查:子宮活動欠佳,后穹隆可觸及多個小結節,其診斷首先考慮為
A、慢性盆腔炎
B、卵巢癌
C、子宮內膜異位癥
D、子宮腺肌病
E、多發性漿膜下肌瘤
4、33歲,婦女。婚后7年未孕,痛經逐年加重,婦查:宮底韌帶處可觸及黃豆大結節2個,觸痛明顯,右側附件可及一5㎝×6㎝大小包塊活動差,半囊半實,最有效的確診方法是
A、B超
B、診斷性刮宮
C、宮腔鏡檢查
D、腹腔鏡+組織病理檢查
E、CA125
5、29歲婦女,痛經3年,婚后2年未孕,婦檢:子宮鴨卵大,質硬,后位,活動受限,后穹隆可觸及多個小結節,未經治療,應首選哪種治療方法
A、甲基睪丸素長期應用
B、高效孕激素類藥物
C、保留生育功能手術
D、克羅米酚
E、hCG誘發排卵
三、A3/A4
1、經產婦,44歲。近5年痛經并逐漸加重,伴經量增多及經期延長,屆時需服強止痛藥。查子宮均勻增大如孕12周,質硬,有壓痛,血色素75g/L,B超子宮后壁有4cm低回聲團邊界不清。
<1> 、痛經逐漸加重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A、子宮腺肌病
B、子宮內膜結核
C、子宮黏膜下肌瘤
D、功能性痛經
E、子宮肌瘤
<2> 、本例確診后的處置應選擇
A、雌激素治療
B、化學藥物治療
C、放射治療
D、鎮痛藥物治療
E、手術治療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