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統高頻考點速記35條
1.COPD是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特征的疾病,其氣流受限多呈進行性發展。
2.肺通氣障礙主要的特點是CO2潴留-通氣差CO2多。
3.肺換氣障礙主要特點是:低氧血癥-換氣差O2少。
4.COPD核心詞是:咳、痰、喘;氣短或呼吸困難是COPD標志性癥狀。
5.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FEV1/FVC),簡稱一秒率,是評價氣流受限的指標;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預計值)是評估COPD嚴重程度的常用指標。吸入支氣管擴張藥后一秒率<0.70及FEV1%預計值<0.80者,可確定為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是診斷COPD的必要條件。
6.肺心病治療:
①強心、利尿、擴血管——不做常規治療;
、谝欢ㄒ诳垢腥尽⒎e極改善呼吸功能的基礎上進行(在積極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
、蹚娦乃幉惠p易用——因為缺氧;
應用指征:感染已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藥不能取得良好療效而反復水腫的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左心衰;
④利尿藥:選溫和利尿藥、小劑量使用,并聯合利尿藥;
、輸U血管:不輕易用——因為體循環血壓會下降;應用指征:頑固性心力衰竭。
7.支氣管哮喘核心特點是可逆性氣流受限,呈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
8.發作性伴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或發作性胸悶和咳嗽是支氣管哮喘主要癥狀。
9.FEV1在COPD及哮喘的肺功能檢查中最為重要
目的 |
吸入試劑 |
陽性指標 | |
支氣管舒張試驗 |
可逆性 鑒別COPD |
沙丁胺醇 |
FEV1較用藥前增加≥12%,且其絕對值增≥200ml |
支氣管激發試驗 |
氣道反應性 診斷不典型哮喘 |
乙酰甲膽堿 |
FEV1下降≥20% |
10.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
(1)反復發作性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多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物理、化學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運動等有關。
(2)發作時在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相延長。
(3)上述癥狀可經治療緩解或自行緩解。
(4)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氣急、胸悶和咳嗽。
(5)臨床表現不典型者(如無明顯喘息或體征)至少應有下列三項中的一項:①支氣管激發試驗或運動試驗陽性;②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③晝夜PEF變異率≥20%。
符合(1)~(4)條或(4)、(5)條者,可以診斷為支氣管哮喘。
11.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的治療
輕度 |
中度 |
重度 |
危重 | |
精神狀態 |
可有焦慮,尚安靜 |
時有焦慮或煩躁 |
常有焦慮、煩躁 |
嗜睡或意識模糊 |
輔助呼吸肌活動和三凹征 |
常無 |
可有 |
常有 |
胸腹矛盾運動 |
脈率(次/分) |
<100 |
100~120 |
>120 |
慢或不規則 |
奇脈 |
無 |
可有 |
常有 |
無 |
治療 |
糖皮質激素+間斷吸入β2受體激動劑 |
糖皮質激素+規則吸入β2受體激動劑 |
糖皮質激素+持續吸入β2受體激動劑 |
必要時機械通氣 |
12.支氣管舒張藥:是緩解哮喘急性發作癥狀的首選藥物。
13.糖皮質激素:是當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藥物。吸入治療是目前推薦長期抗炎治療哮喘的最常用方法。
14.支擴主要臨床表現為慢性咳嗽,咳大量膿痰、反復咯血。
15.肺膿腫仰臥位時,好發于上葉后段或下葉背段,坐位時好發于下葉后基底段。(助理不涉及)
16.肺膿腫主要特征:高熱、咳嗽和咳大量膿臭痰。(助理不涉及)
17.肺炎鏈球菌肺炎
癥狀 |
發熱:稽留熱;咳鐵銹色痰 疾病特點:不易形成空洞 |
體征 |
叩診——濁音;觸覺震顫——實變時增強,積液是減弱 |
X線 |
實變期表現為大片炎癥浸潤陰影或實變影 |
用藥 |
首選青霉素;次選頭孢曲松 |
18.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
癥狀 |
起。杭斌E、寒戰;前驅:皮膚可有感染灶、稽留熱;咳膿痰、膿血痰 |
體征及檢查 |
全身中毒癥狀重、雙肺濕啰音、肺實變;核左移 |
X線 |
肺實變,早期形成空洞 |
用藥 |
萬古霉素;金葡菌耐藥率高達90% |
19.克雷伯桿菌肺炎
癥狀 |
起。杭;前驅:上感,發熱 磚紅色膠凍痰 |
體征 |
濕啰音、肺不張 |
X線 |
葉間隙下墜、蜂窩狀肺膿腫 |
用藥 |
氨基糖苷類或與第三代頭孢聯合 |
20.支原體肺炎實驗室檢查:冷凝集試驗、IgM抗體的測定、肺炎支原體抗原測定,表現有刺激性咳嗽,首選藥物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因肺炎支原體無細胞壁,青霉素或頭孢菌素類等抗生素無效。
21.PPD陽性臨床意義
成人+~++ 曾經結核性感染(城市居民感染率達80%), 不能診斷為結核病 成人+++ 體內有活動性結核或淋巴結結核和結核性胸膜炎, 具有診斷價值 |
3歲以下嬰幼兒+~+++ 均表示活動性結核病 |
22.原發型肺結核:呈啞鈴形陰影,即原發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腫大的肺門淋巴結。
23.X線檢查:首選,是早期發現肺結核的最主要方法。痰培養結核分枝桿菌陽性;常為結核病診斷的“金標準”。
24.肺結核治療原則:早期、規律、全程、適量、聯合。
25.抗結核藥:五種一線藥名稱及英文縮寫
H-異煙肼;R-利福平;E-乙胺丁醇;S-鏈霉素;Z-乙胺丁醇
26.Ⅰ型呼衰與Ⅱ型呼衰的對比:
Ⅰ型呼衰 |
Ⅱ型呼衰 | |
別稱 |
低氧血癥型 |
高碳酸血癥型 |
血氣 |
PaO2<60mmHg |
PaO2<60mmHg,PaCO2>50mmHg |
機制 |
肺換氣功能障礙 |
肺通氣功能障礙 |
常見疾病 |
嚴重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急性肺栓塞等 |
COPD最常見 |
27.PaO2/FiO2降低是診斷ARDS的必要條件,正常值為400~500,PaO2/FiO2≤300是診斷ARDS的必備條件。一旦診斷ARDS,應盡早進行機械通氣,采用肺保護通氣策略。(助理不涉及)
28.胸腔積液滲出液與漏出液對比
指標 |
滲出液 |
漏出液 |
外觀 |
草黃色多見,多有凝塊 |
透明清亮,靜置不凝 |
相對密度(比重) |
>1.018 |
<1.018 |
細胞計數 |
>500×106/L |
<100×106/L |
蛋白定量試驗 |
>30g/L |
<25g/L |
細胞分類 |
各種細胞增多(以中性、淋巴為主) |
以淋巴細胞和間皮細胞為主 |
葡萄糖定量 |
低 |
降低不明顯 |
細菌學檢查 |
可找到病原菌 |
陰性 |
積液/血清總蛋白比值 |
>0.5 |
<0.5 |
積液/血清LDH比值 |
>0.6 |
<0.6 |
LDH |
>200IU |
<200IU |
Rivalta試驗 |
陽性 |
陰性 |
29.胸腔積液定位檢查首選的是:B超。
30.胸腔積液確診的檢查是:胸腔穿刺。
31.胸腔積液:成人血胸的量≤500ml為少量血胸,500~1000ml為中量血胸,>1000ml為大量血胸。
32.引流氣體一般在前胸壁鎖骨中線第2肋間隙;引流液體則在腋中線與腋后線間第6~8肋間隙;如果是局限性氣胸,則應根據X線胸片或在透視下選擇適當部位進行插管排氣引流。一次抽氣量不宜超過1000ml,每日或隔日抽氣1次。
33.第4~7肋骨最易發生骨折。
34.閉合性、張力性、開放性氣胸對比
閉合性氣胸 |
張力性氣胸 |
開放性氣胸 | ||
別稱 |
單純性氣胸 |
高壓性氣胸 |
交通性氣胸 | |
胸膜裂口 |
小 |
呈單向活瓣作用 |
大,持續開啟 | |
皮下氣腫 |
無 |
有 |
無 | |
縱隔擺動 |
無 |
無 |
有 | |
抽氣表現 |
抽氣后壓力下降 |
壓力先下降,后迅速增高 |
抽氣后數分鐘壓力復升 | |
治療要點 |
立即穿刺抽氣 自覺癥狀重者行閉式引流必要時開胸探查 |
立即將開放性變為閉合性,重者行閉式引流必要時開胸探查 |
35.以胸骨角與第4胸椎下緣的水平連線為界,把縱隔分成上、下兩部。含有很多重要器官的縱隔間隙,稱為“內臟器官縱隔”(以往稱為中縱隔);在氣管、心包前面的間隙為前縱隔;在氣管、心包后方的稱為后縱隔。(助理不涉及)
成人+~++ 曾經結核性感染(城市居民感染率達80%), 不能診斷為結核病 成人+++ 體內有活動性結核或淋巴結結核和結核性胸膜炎, 具有診斷價值 |
3歲以下嬰幼兒+~+++ 均表示活動性結核病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