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包炎
1.心臟本身的表現心濁音界正常或稍增大。心尖搏動減弱或消失,心音輕而遠,這些表現與心臟活動受限制和心排血量減少有關。第二心音的肺動脈瓣成分可增強。部分患者在胸骨左緣第三至四肋間可聽到一個在第二心音后0.1秒左右的舒張早期額外音(心包叩擊音),性質與急性心包炎有心臟壓塞時相似。心率常較快。心律一般是竇性,可出現過早搏動、心房顫動、心房撲動等異位心律。
2.心臟受壓的表現頸靜脈怒張、肝腫大、腹水、胸腔積液、下肢水腫等。這些與心臟舒張受阻,使心排血量減少,導致腎臟對水和鈉的潴留,從而使血容量增加,以及靜脈回流受阻使靜脈壓升高有關。縮窄性心包炎的腹水較皮下水腫出現得早,且多屬大量,與一般心力衰竭不同,其原因尚未明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①靜脈壓緩慢而進行性地持續升高,使皮下小動脈痙攣而內臟小動脈不痙攣;
②心包粘連部位以心包下房肝靜脈進入下腔靜脈附近處最為顯著,因此肝靜脈淤血嚴重,腹部淋巴回流明顯受阻,使水腫液易于在腹腔內潴留;
③腎血流量降低少,水和鈉潴留輕,故皮下水腫出現較遲和較輕,且主要分布于下肢及腰骶部。此外,在病程中遲早可發生胸水。有時出現奇脈。心排血量減少使動脈收縮壓降低,靜脈淤血,反射性引起周圍小動脈痙攣使舒張壓升高,因此脈壓變小。
心源性呼吸困難
心源性呼吸困難主要由左心衰竭引起,臨床上主要有3種表現形式。左心衰竭發生呼吸困難的主要原因是肺淤血和肺泡彈性降低。
1.勞累性呼吸困難
在體力活動時出現或加重,休息時減輕或緩解,稱之為勞累性呼吸困難。
2.端坐呼吸
常表現為平臥時加重,端坐位時減輕,故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臥位以減輕呼吸困難的程度,稱為端坐呼吸。
3.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
左心衰竭時,因急性肺淤血常出現陣發性呼吸困難,多在夜間人睡后感到氣悶而被憋醒,稱為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發作時,患者被迫坐起喘氣和咳嗽,輕者數十分鐘后癥狀消失,重者表現為面色青紫,大汗,呼吸有哮鳴聲,咯漿液性粉紅色泡沫樣痰,查體兩肺底濕啰音,心率增快,可出現奔馬律。此種呼吸又稱為心源性哮喘。常見于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風濕性心瓣膜病、心肌炎等。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