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聽診
(1)聽診操作方法正確并能指出主要聽診部位(4分);
①應將聽診器胸件置于腹壁上,全面地聽診各區,順序正確,左至右,下至上(2分)。
②能注意在上腹部、臍部、右下腹部及肝、脾區聽診(2分)。
(2)會聽并能表述何謂腸鳴音正常(4~5次/分)、亢進(10次以上/分)、減弱(連續3~5分種才聽到一次)、消失(無腸鳴音又稱靜腹)(4分);
①能描述正常腸鳴音:每分鐘4-5次(2分)。
②能描述腸鳴音亢進:每分鐘10次以上且腸鳴音響亮、高亢(1分)。
③能描述腸鳴音消失標準:3-5分鐘聽不到腸鳴音(1分)。
(3)會聽腹部血管雜音(動脈性和靜脈性),(8分)。
①動脈性雜音聽診部位正確:常在腹中部或腹部一側(3分)。
②靜脈性雜音聽診部位正確:常在臍周或上腹部(3分)。
③能說出腹部血管雜音的形成(2分)。
膽囊觸診
①單手觸診法:被檢查者仰臥,兩腿屈曲,檢查者站在被檢查者的右側。將右手四指并攏,掌指關節伸直,與肋緣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檢查者右上腹部,然后隨被檢查者呼氣時,手指壓向腹深部,再次吸氣時,手指向前上在膽囊點下方稍左右滑行觸診下移的膽囊。(3分)
②勾指觸診手法(Murphy征檢查):左手拇指指腹勾壓于膽囊點,告之被檢查者緩慢作深吸氣,判斷Murphy征陽性標準(突然因疼痛而摒住呼吸)。(3分)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