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型題]
11.女,25歲,妊娠5個月,因轉移性右下腹痛2小時就診。經檢查診斷為急性闌尾炎,其治療措施錯誤的是
A.行闌尾切除術 B.圍手術期加用黃體酮 C.手術切口應偏低
D.盡量不用腹腔引流 E.可應用廣譜抗生素
答案:C
考點:妊娠期闌尾炎的處理原則
解析:患者為妊娠中期的闌尾炎,宜手術治療。圍手術期加用黃體酮。手術切口必須偏高,操作要輕柔,以減少對子宮的刺激。盡量不用腹腔引流。術后適用廣譜抗生素。加強術后護理。臨產期的急性闌尾炎如并發闌尾穿孔或全身感染癥狀嚴重時,可考慮經腹剖宮產術,同時切除病變闌尾。故選C。
12.成人闌尾切除術后1天出現煩躁、劇烈腹痛。心率112次/分。血壓90/60mmHg,腹脹,全腹壓痛。腸鳴音弱。為除外腹腔內出血,首要的檢查是
A.B超 B.CT C.MRI D.腹腔穿刺 E.立位腹平片
答案:D
考點:腹腔內出血的診斷
解析:診斷性腹腔穿刺術是診斷腹腔內出血的首要檢查方法,此外,腹腔灌洗術對腹腔內少量出血者比一般診斷性穿刺術更為可靠,有利于早期診斷并提高確診率。故選D。
13.女性,54歲,診斷為急性壞疽性闌尾炎伴彌漫性腹膜炎入院。行闌尾切除術。術后第5天腹脹、腹痛、發熱,體溫39℃,大便4—6次日。呈水樣。肛門有下墜感,腹部有輕壓痛,未觸及腫塊。首先應考慮的并發癥是
A.急性腸炎 B.闌尾殘株炎 C.門靜脈炎 D.腸間隙膿腫 E.盆腔膿腫
答案:E
考點:闌尾切除術后并發癥
解析:闌尾切除術后并發癥有:①出血:闌尾系膜的結扎線松脫引起系膜血管出血,表現為腹痛、腹脹和失血性休克等癥狀;②切口感染:是最常見的術后并發癥,臨床表現為術后2~3天發熱,切口脹痛,局部紅腫,壓痛;③粘連性腸梗阻:與局部炎癥重、手術損傷、切口異物、術后臥床等多種因素有關;④闌尾殘殊炎:表現為闌尾炎的癥狀;⑤糞瘺:很少見。此患者術后腹脹、腹痛、發熱,肛門有下墜感,腹部有輕壓痛,未觸及腫塊,可以考慮是術后殘殊炎,炎癥復發引起盆腔膿腫。故選E。
14.闌尾最常發生的腫瘤是
A.淋巴瘤 B.平滑肌瘤 C.類癌 D.腺癌 E.纖維肉瘤
答案:C
考點:闌尾腫瘤
解析:闌尾腫瘤不常見,主要包括類癌、腺癌和囊性腫瘤三種。其中類癌是闌尾腫瘤中最多見的一種,占闌尾原發腫瘤的90%,起源于闌尾的嗜銀細胞。故選C,可排除其他選項。
15.男性,35歲。因急性闌尾炎穿孔。行闌尾切除手術后5天,仍有腹脹、腹痛,體溫38.5℃,大便4—6次天,有下墜感。首選的檢查是
A.查看切口 B.腹部B超 C.糞便常規檢查 D.直腸指檢 E.血常規檢查
答案:D 考點:急性闌尾炎并發癥
解析:急性闌尾炎手術并發癥有闌尾殘株炎,糞漏,肛周膿腫,門靜脈炎。此患者出現腹脹、腹痛,體溫38.5℃,大便4~6次/天,有下墜感。考慮出現了肛周膿腫。首先的檢查為直腸指檢。故選D。
16.男,27歲。腹痛伴惡心5天。5小時前臍周疼痛伴嘔吐,繼而右下腹疼痛逐漸加劇。查體:右下腹部可觸及一直徑約5cm腫塊,界不清,明顯觸痛, 最可能的診斷是
A.結腸癌 B.克羅恩病 C.闌尾周圍膿腫 D.潰瘍性結腸炎 E.腸結核
答案:C
考點:急性闌尾炎
解析:本病歷特點:年輕男性,腹痛5天,轉移性右下腹痛5h,右下腹包塊。為急性闌尾炎,形成周圍膿腫的表現。故選C。
[A3/A4型題]
(17—18題共用題干)
男性,29歲。轉移性右下腹痛伴發熱36小時人院,診斷為急性闌尾炎。
17.醫生查體時,讓病人仰臥,使右髖和右大腿屈曲。然后醫生向內旋其下肢,引起病人右下腹疼痛.提示其闌尾位置
A.位于右上腹部 B.在右下腹麥氏點深面 C.靠近閉孔內肌
D.位于腰大肌前方 E.靠近臍部
答案:C
考點:闌尾炎臨床表現
解析:病人仰臥,使右髖和右大腿屈曲,向內旋其下肢,使閉孔內肌緊張,如果病變的闌尾位于閉孔內肌前方,就會被觸及出現疼痛。后位闌尾可有腰大肌刺激征,囑病人左側臥位,右大腿強度后伸,出現右下腹疼痛加劇。故選C。
18.入院后腹痛加重,伴有寒戰,體溫40℃,鞏膜輕度黃染。劍突下壓痛,右下腹肌緊張,右下腹明顯壓痛、反跳痛,最可能的診斷是
A.急性闌尾穿孔 B.闌尾炎合并胃穿孔 C.腹膜炎引起溶血性黃疸
D.門靜脈炎 E.闌尾與結腸形成內瘺
答案:D
考點:急性闌尾炎并發癥
解析:闌尾炎患者如出現寒戰、高熱和輕度黃疽則考慮門靜脈炎,故選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