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肺炎病因
一、病原體:病毒,細菌,支原體,霉菌等,以病毒性肺炎最常見。
二、誘發因素:營養不良,佝僂病、貧血、先天性心臟病、腦發育不全等機體抵抗力、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下容易發病。環境因素:如氣候驟變,居室通風不良、空氣污濁等。
小兒紫癜
該病是一種原因未明的,通過免疫機制產生抗血小板抗體,從而引起自身血小板大量破壞,結果導致血小板減少而發生出血的疾病。臨床上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類型,急性型主要見于2~6歲的兒童,多在發病前1~3周有感染史,突然起病,血小板數常較低,出血明顯,病程大約2~6周,個別病程較長,但一般不超過半年,約80%以上的病人可自行緩解,不再復發,僅少數不愈而變成慢性。慢性型多見于成人,以女性居多,病前一般無誘發因素,起病緩慢,病程多在半年以上,甚至遷延數年,常常緩解與發作交替出現,不能自行緩解。
因此,該病若為急性型,一般不需治療便可自愈;而對于慢性型,一般首選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治療,近期有效率達70%~90%,但停藥后易復發,真正停藥后長期緩解者不足20%,然而復發后再給予原治療仍有效。若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劑如長春新堿、環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等任何一種,則可提高療效。以上治療均無效者,可以做切脾治療。術后24~48小時內血小板會迅速上升,10天左右達到高峰,70%~90%可獲得完全和持續緩解,即使無效或復發者,仍可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治療,不但有效,而且這時所需劑量會明顯減少。只有極少數病人對上述治療均無效,嚴重時只能靠輸血小板治療。
小兒肺炎
小兒肺炎是小兒最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四季均易發生,3歲以內的嬰幼兒在冬、春季節患肺炎較多。如治療不徹底,易反復發作、引起多種重癥并發癥,影響孩子發育。小兒肺炎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和肺部細濕羅音,也有不發熱而咳喘重者。小兒肺炎有典型癥狀,也有不典型的,新生兒肺炎尤其不典型。由細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為多見。目前可通過疫苗預防小兒肺炎。常見有安爾寶(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7價的肺炎球菌疫苗、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