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
1、實證
選經:足少陽經,手足厥陰經,督脈
主穴:風池 百會 內關 太沖
配穴:肝陽上亢:行間 俠溪 太溪
痰濕中阻:頭維 豐隆 中脘 陰陵泉
2、虛證
選經:足少陽經,背俞穴,督脈
主穴:風池 百會 肝俞 腎俞 足三里
配穴:氣血虛:氣海 脾俞 胃俞
腎精虧虛:太溪 懸鐘 三陰交
臌脹
臌脹是以腹大如鼓,皮色蒼黃,甚至腹部青筋暴露為特征的一種病證。大多發生于疾病的后期,為重證。臨床當辨清屬虛屬實以指導治療。
腹脹按之不堅,脅下脹滿或疼痛,飲食減少,食后作脹,暖氣不爽,小便短少,舌苔白膩,脈弦者,是氣滯濕阻之臌脹。為肝脾不和,濕濁內阻,氣機阻滯所致。
腹大堅滿,脅腹攻痛,面色萎黃,甚則黯黑,或目黃膚黃,頭頸胸臂見蜘蛛痣,唇紫,煩熱口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或溏垢不爽,舌質紫紅,苔黃膩,脈弦數者,是熱郁血瘀之臌脹。為濕熱壅滯,氣滯血瘀,瘀熱結于血分所致。
腹部脹滿,入暮較甚,脘悶納呆,神倦怯寒,肢冷或下肢浮腫,小便短少,面色蒼黃或晄白,舌質淡紫,脈沉細而弦者,是脾腎陽虛之臌脹。脾腎陽虛,水濕不運,寒水停聚,故腹部脹滿。
腹大堅滿,甚則青筋暴露,形體消瘦,面色黧黑,口燥,心煩,齒鼻時有衄血,小便短赤,舌質紅絳少津,脈弦細數者,是肝腎陰虛之臌脹。病久肝脾兩傷,進而傷腎,水氣不化,瘀血不行,故腹大堅滿,青筋暴露。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