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衰竭病因
主要病因有原發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高血壓腎小動脈硬化、糖尿病腎病、繼發性腎小球腎炎、腎小管間質病變、遺傳性腎臟疾病以及長期服用解熱鎮痛劑及接觸重金屬等。
1.應力爭明確慢性腎衰竭的病因,應搞清楚腎臟損害是以腎小球損害為主,還是以腎間質小管病變為主,抑或以腎血管病變突出,以便根據臨床特點理,有針對性治療。
2.應查明促使慢性腎衰竭腎功能進行性惡化的可逆性因素,如感染,藥物性腎損害,代謝性酸中毒,脫水,心力衰竭,血壓降低過快,過低等。
3.應注意尋找加劇慢性腎衰竭腎功能進行性惡化減退的某些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高凝狀態,高蛋白質飲食攝入,大量蛋白尿等。
熱型分類
(1)稽留熱:體溫持續于39℃-40℃以上,24小時波動范圍不超過1℃,達數日或數周。見于肺炎鏈球菌性肺炎、傷寒、斑疹傷寒等的發熱極期。
(2)弛張熱:體溫在39℃以上,但波動幅度大,24小時內體溫差達2℃以上,最低時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見于敗血癥、風濕熱、重癥肺結核、化膿性炎癥等。
(3)間歇熱:高熱期與無熱期交替出現,體溫波動幅度可達數度,無熱期(間歇期)可持續1日至數日,反復發作。見于瘧疾、急性腎盂腎炎等。
(4)回歸熱:體溫驟然升至39℃以上,持續數日后又驟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熱期與無熱期各持續若干日后即有規律地交替一次。見于回歸熱、霍奇金病、周期熱等。
(5)波狀熱:體溫逐漸升高達39℃或以上,數天后逐漸下降至正常水平,數天后再逐漸升高,如此反復多次。見于布氏桿菌病。
(6)不規則熱:發熱無一定規律,可見于結核病、風濕熱、支氣管肺炎、滲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內膜炎等。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
2016中西醫助理醫師報名時間預計:2016年3月中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