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積腹痛
主證: 脘腹脹滿,疼痛拒按,惡食噯腐吞酸,惡心嘔吐,便秘或腹瀉,苔膩脈滑。
分析: 有形之食積,壅遏腸胃,故脘腹脹滿,痛而拒按;飲食不節,損傷脾胃,則惡食;宿食不化,則噯腐吞酸;脾胃升降失和,故見惡心嘔吐,便秘或腹瀉,舌苔膩乃為食滯濕阻之象,脈滑為傷食之征。
治則: 和中消消食。
選穴: 三焦俞、大腸俞、粱門、天樞、手三里、足三里。可重用推抹上腹和中法,掌揉臍周消食法,拿揉抖顫導滯法,按壓俞穴止痛法,配用按壓背俞鎮痛法。施術推抹上腹和中法時可酌情加減。
辨潰瘍形色
一、辨潰瘍的形態
如巖性潰瘍,瘡面多呈翻花如巖穴,有的在潰瘍底部見有珍珠樣結節,內有紫黑壞死組織,滲流血水。瘰疬之潰瘍,瘡口有空腔或伴漏管,瘡面肉色不鮮,膿水清稀,并夾有敗絮狀物。附骨疽、流痰之潰瘍,瘡口呈凹陷形,常伴漏管形成。麻風潰瘍呈穿鑿形,常可深及骨部。梅毒性潰瘍,其邊緣削直而如鑿成或略微內凹,基底高低不平。
二、辨潰瘍的色澤
一般陽證瘡瘍的潰瘍,色澤紅活鮮潤,瘡面膿液稠厚黃白,腐肉易脫,新肉易生,瘡口易收,知覺正常;陰證潰瘍,瘡面色澤灰暗,膿液清稀,或時流血水,腐肉不易脫落,或雖脫而新肉不生,瘡口經久難斂,瘡面不知痛癢。如瘡頂突然陷黑無膿,四周皮膚暗紅,腫勢擴散,多為療瘡走黃之象。如瘡面腐肉已盡,而膿水灰薄,新肉不生,狀如鏡面,光白板亮,為虛陷之證。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