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嘔吐的辨證要點
本證辨證應根據病史、病程、嘔吐特點及伴隨癥狀,以分清寒、熱、虛、實、食積、氣郁、外感、內傷等。
1.辨寒吐熱吐 如食入即吐,氣熱臭穢者,多屬胃熱嘔吐;食久方吐,吐物清冷味淡,夾不消化食物者,多為胃寒嘔吐;嘔吐突發,身伴表證者,多為外邪犯胃;若熱病之后,時作干嘔,口干咽燥者,則屬胃陰虧虛。
2.辨食吐肝吐 發病急,吐聲響亮,吐物量多、酸腐,吐后覺舒,伴脘腹脹滿者,多為傷食吐;吐物酸苦,暖氣頻頻,精神郁悶者,為肝氣犯胃。
然虛、實、寒、熱之間,并非一成不變。實證失于調治,可轉化為虛證;虛證復受外邪、食積、氣郁等所傷又可致虛實夾雜。寒吐日久化熱,可變為熱吐;熱吐久不愈也可傷陽,而形成寒熱錯雜之證。此外,小兒因體屬稚陰稚陽,如暴吐不止,津液大傷,氣隨液脫,可致陰竭陽脫,發生厥逆虛脫變證;如久吐不止,脾胃虛損,氣血耗傷,則可轉為疳證。
癰瘍劑
仙方活命飲:
仙方活命金銀花,防芷歸陳穿山甲,貝母花粉兼乳沒,草芍皂刺酒煎佳。
五味消毒飲:
五味消毒治諸疔,銀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輕。
四妙勇安湯:
四妙勇安用當歸,玄參銀花甘草隨,清熱解毒兼活血,脫疽之病此方魁。
犀黃丸:
犀黃丸內用麝香,乳香沒藥與牛黃,乳巖橫痃或瘰疬,正氣未虛均可嘗
牛蒡解肌湯:
牛蒡解肌薄荊翹,丹梔斛玄夏枯草,疏風清熱散癰腫,牙痛頸毒皆可消。
海藻玉壺湯:
海藻玉壺帶昆布,青陳二皮翹貝母,獨活甘草夏歸芎,消癭散結效或睹。
透膿散:
透膿散治毒成膿,芪歸山甲皂刺芎。
陽和湯:
陽和湯方主陰疽,鹿膠桂麻姜炭地,白芥甘草同煎服,溫補通滯瘡自愈。
小金丹:
小金丹用麝草烏,靈脂膠香與乳沒,木鱉地龍歸墨炭,諸瘡腫痛最宜服。
內補黃芪湯:
內補黃芪地芍冬,參苓遠志加川芎,當歸甘草官桂并,力補癰疽善后功。
葦莖湯:
葦莖湯方出千金,桃仁瓜子薏苡仁,瘀熱在肺成癰毒,瀉熱排膿新自生。
大黃牡丹湯:
金匱大黃牡丹湯,桃仁瓜子芒硝囊:腸癰初起少腹痛,膿成未潰亦可嘗。
意苡附子敗醬散:
薏苡附子敗醬散,排膿消腫力不緩,腸癰成膿宜急投,膿瀉腫消腹自軟。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