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毒的致病特點
胎毒指嬰兒在胎妊期間受自母體毒火,因而出生后發生瘡疹和遺毒等病的病因。胎毒多由父母恣食肥甘,或多郁怒悲思,或縱情淫欲,或梅瘡等毒火蘊藏于精血之中,隱于母胞,傳于胎兒而成。胎毒為病,一指胎寒、胎熱、胎黃、胎搐、瘡疹等;二指遺毒,又名遺毒爛斑,即先天性梅毒,系胎兒染父母梅瘡遺毒所致。
感染性休克的治療
藥物治療
1.補充血容量
有效循環血量的不足是感性性休克的突出矛盾。故擴容治療是抗休克的基本手段。擴容所用液體應包括膠體和晶體。各種液體的合理組合才能維持機體內環境的恒定。膠體液有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漿、白蛋白和全血等。晶體液中碳酸氫鈉復方氯化鈉液較好。休克早期有高血糖癥,加之機體對糖的利用率較差,且高血糖癥能導致糖尿和滲透性利尿帶出鈉和水,故此時宜少用葡萄糖液。
2.控制感染
在病原菌未明確前,可根據原發病灶、臨床表現,推測最可能的致病菌,選用強力的、抗菌譜廣的殺菌劑進行治療,在分離得病菌后,宜按藥物試驗結果選用藥物。劑量宜較大,首次給沖擊量,由靜脈滴入或緩慢推注。為更好地控制感染,宜聯合用藥,但一般二聯已足。可考慮選用第三代或第四代頭孢菌素,加用甲硝唑或替硝唑,也可加用青霉素或廣譜青霉素。
3.糾正酸堿失衡
感染性休克時常伴有嚴重的酸中毒,而且發生較早,須及時糾正。緩沖堿主要起治標作用,但血容量不足時,緩沖堿的效能亦難以充分發揮。糾正酸中毒可增強心肌收縮力、恢復血管對血管活性藥物的反應性,并防止DIC的發生。首選的緩沖堿為5%碳酸氫鈉200ml,可在補充血容量的同時從另一路靜脈滴注,1小時后復查動脈血氣,根據結果再決定是否需要追加用量。
4.心血管藥物應用
α受體阻滯劑,可解除內源性去甲腎上腺素所引起的微血管痙攣和微循環淤滯。可使肺循環內血液流向體循環而防治肺水腫。本組的代表藥物為酚妥拉明,其作用快而短,易于控制。心功能不全者宜與正性肌力藥物或升壓藥合用以防血壓驟降。β受體興奮劑,典型代表為異丙腎上腺素,具強力β1和β2受體興奮作用,有加強心縮和加快心率、加速傳導以及中樞等度擴血管作用。多巴胺,為合成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的前體,具有興奮α、β和多巴胺受體等作用,主要興奮多巴胺受體,使內臟血管擴張,尤其使腎臟血流量增加、尿量增多。多巴胺為目前應用較多的抗休克藥,對伴有心縮減弱、尿量減少而血容量已補足的休克患者療效較好。抗膽堿能藥,如阿托品、山莨菪堿、改善微循環;阻斷M受體、維持細胞內cAMP/cGMP的比值態勢;興奮呼吸中樞,解除支氣管痙攣、抑制腺體分泌、保持通氣良好;調節迷走神經,較大劑量時可解除迷走神經對心臟的抑制,使心率加速;抑制血小板和中性粒細胞凝聚等作用。
5.皮質激素治療,糖皮質激素是促炎細胞因子產生的重要抑制體,可在所有層次上調節宿主的防御反應。
6.營養支持,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保護,被動免疫等。
手術治療
有近50%的感染性休克需要緊急外科處理,選擇合適的手術時機和正確的手術方式是決定治療效果的關鍵。因此,必須十分重視圍手術期的處理,真正做到積極有效。
1.手術時機的選擇。外科感染性休克必需爭取時間盡早手術,但麻醉本身會加重休克,手術創傷與毒素吸收又會加重病情,因此在休克的基礎上手術,易形成惡性循環,引起不可逆轉的中毒性休克,并最終使病人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而過分強調待休克穩定后再進行手術,也有可能喪失最佳手術時機而導致搶救失敗。目前認為必須手術清除病灶者,即使病情危急,也應創造條件,盡快手術,術前準備應盡量快,爭取在2~3h內手術。
2.手術前準備。主要是液體復蘇,迅速擴容,糾正酸中毒,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大劑量抗生素和激素。在嚴重膿毒癥者應盡早靜脈使用廣譜抗生素進行治療,并在進行抗生素應用之前留取合適的標本,但是不能為留取標本而延誤抗生素的使用。同時留置導尿,監測心肺功能和循環功能(包括CVP)。
關注"考試吧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