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盂腎炎輔助檢查
⑴尿常規:尿蛋白一般為微量或少量。若尿蛋白>3.0/24小時,則提示非本病的可能。尿沉渣可有少量紅細胞及白細胞。若發現白細胞管型有助于診斷,但非本病所特有。
⑵尿培養:同急性腎盂腎炎,但陽性率較低,有時需反復檢查方可獲得陽性結果。陰性尿細菌培養患者中約有20%可找到原漿型菌株,此系致病菌在抗菌藥物、抗體等作用下,為了適應不良的環境而求得生存的一種變異能力,胞膜雖破裂,但原漿質仍在,一旦環境有利即可重新繁殖。膀胱滅菌后尿培養及尿液抗體包裹細菌檢查陽性時,有助本病診斷,據此可與膀胱炎相鑒別。
⑶腎功能檢查:通常有腎小管功能減退(尿濃縮功能減退,酚紅排泄率降低等),可有尿鈉、尿鉀排出增多,代謝性酸中毒;尿少時血鉀可增高。晚期出現腎小球功能障礙、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并導致尿毒癥。
、萖線造影:可見腎盂腎盞變形,明影不規則甚至縮小。
HP檢測方法及意義
1.粘膜組織染色
胃粘膜組織切片,Warthin-Starry法染色或Giemsa染色,HE染色也可,此法檢測Hp陽性率高,陽性者表示胃粘膜中有Hp存在。
2.尿素酶快速試驗
將胃粘膜活檢投入加上指示劑酚紅的尿素液中,若胃粘膜有Hp存在,則Hp分泌的尿素酶分解尿素,產生NH3,后者使酚紅變成紅色,此法簡單,陽性則初步判定胃粘膜中有Hp,但需其他方法證實。
3.血清Hp抗體測定
是間接檢查Hp感染的方法,陽性表明受試者感染了Hp,但不表示目前仍有Hp存在,不能作為判斷幽門螺桿菌根除的檢驗方法,最適合于流行病學調查。
4.尿素呼吸試驗
是一種非侵入性診斷法,口服14C或14C標記的尿素,被胃粘膜上Hp產生的尿素酶水解成"CO2或14CO2:,從肺排出,陽性表示目前有Hp感染,結果準確。
5.活組織幽門螺桿菌培養(分離培養法)
從胃粘膜活檢標本分離培養獲得純菌,再用形態學和生物化學等方法鑒定,這是診斷Hp感染的"金標準",但要求具有一定的厭氧培養條件和技術,不易作為常規診斷手段推廣。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