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出血熱
病毒性出血熱是一組蟲媒病毒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發熱、出血和休克為主要臨床特征。此類疾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廣,臨床表現多較嚴重,病死率很高,世界上已發現十多種。它們的病原、寄生宿主和傳播途徑各不相同,臨床表現也有一些差異,并常在一定地區流行。以傳播途徑作為分類,病毒性出血熱主要有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埃博拉出血熱、馬堡出血熱、拉沙熱、裂谷熱、登革出血熱、黃熱病及天花等。
鈹中毒檢查
尿鈹測定,正常人為陰性,慢性中毒患者為0~5μg/L.鈹特異性淋巴細胞轉化試驗,鈹激活活性玫瑰花和白細胞移動抑制試驗陽性,皮膚斑貼試驗陽性,其他尚有血清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谷丙轉氨酶增高等。
假性醛固酮減少癥的診斷
發病年齡多在新生兒期,可于生后數小時出現癥狀反復嘔吐、腹瀉、渴感減退或消失,生長發育落后為主要癥狀(甚至是白癡);有些病例則于限鹽或應用醛固酮拮抗劑才顯露癥狀,并隨年齡增長而自行緩解。血液生化改變為低鈉、低氯和高鉀血癥,部分病人可有酸中毒;同時存在有高腎素血癥和高血漿醛固酮活性。尿中醛固酮排量增大,但尿17酮及17羥類固醇及ACTH試驗正常;使用外源性醋酸脫氧皮質酮或9α-氟氫可的松無反應。患兒多因高尿鈉引起多尿、低滲或等滲性脫水、嚴重電解質紊亂,如未及時采取有效治療,多因脫水或繼發感染而夭折。
根據上述臨床特征一般診斷不難。診斷要點為:
1、發病年齡早,多在新生兒期。
2、有典型的臨床表現,反復嘔吐、腹瀉,渴感減退或消失,多尿、低滲或等滲性脫水、嚴重電解質紊亂,部分病人可有酸中毒;患兒生長發育智力發育均落后。
3、使用外源性醋酸脫氧皮質酮或9α-氟氫可的松無反應。
4、實驗室檢查符合本病條件。即可診斷本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