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病機
概說
一、病機的概念及其臨床意義
(一)病機的概念
病機,即疾病發生、發展與變化的機理。
(二)病機的臨床意義
病機,是對疾病內在、本質、規律性的認識,是防治疾病的依據。
二、病機學說的概念及其主要內容
(一)概念
病機學說,是研究疾病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機理,并揭示其規律的基礎理論。
(二)主要內容
1.疾病發生的機理:即發病原理。
2.病變的機理:疾病發生以后在不同階段的病理變化本質。
3.疾病傳變的機理:疾病過程中不同階段病理變化的聯系規律。
三、病機學說的源流
四、病機的層次結構
(一)基本病機(又稱“病機總綱”)
是指機體對于致病因素的作用所產生的最基本的病理反應,是各種疾病病理變化中共同性的一般規律。其內容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陰陽失調、精氣血津液代謝失常等。
(二)系統病機
即從臟腑、經絡等某一系統來研究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和結局的基本規律。如臟腑病機、經絡病機等。
(三)類病病機
即研究某一類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和結局的基本規律。如六經病機、衛氣營血病機和三焦病機等。
(四)疾病病機(亦稱“個病病機”)
即研究某一具體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和結局的基本規律。如感冒病的病機、哮喘病的病機、痰飲病的病機、瘧疾的病機等。
(五)證候病機
即研究某一具體證候的發生、發展、變化和轉歸的規律。如脾胃濕熱證的病機、痰飲蘊肺證的病機、肝氣郁結證的病機等。
(六)癥狀病機
即研究某一種癥狀的發生、發展、變化的機理。如疼痛的病機、發熱的病機、健忘的病機等等。
第一節 基本病機
一、邪正盛衰
(一)概念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過程中,邪正之間相互斗爭,雙方在力量對比上所發生的消長盛衰變化。
(二)邪正盛衰與虛實變化
1.虛和實的概念
(1)實,是指邪氣亢盛而正氣未衰,以邪氣盛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種病理狀態(即《素問·通評虛實論》所說的“邪氣盛則實”)。
(2)虛,是指正氣虛弱而邪氣不盛(或邪氣已經祛除,只是正虛未復),以正氣虛損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種病理狀態(即《素問·通評虛實論》所說的“精氣奪則虛”)。
2.實證和虛證的病機特點、臨床表現特征及常見的情況
(1)實證
a.病機特點是:邪氣亢盛而正氣未衰,邪正斗爭激烈,病理反應強烈。
b.臨床表現特征是:出現一系列亢奮、有余、不通的癥狀和體征。
c.實證常見于:外感六淫和癘氣致病的初期或中期;或由于濕、痰、水飲、食積、氣滯、瘀血等引起的內傷病證,如痰涎壅盛、食積不化、水濕泛濫、氣滯血瘀等病變;或實火(熱)熾盛的病證。實證多見于體質較壯實的患者。
(2)虛證
a.病機特點是:正氣虛弱而邪氣不盛(或邪氣已經祛除,只是正虛未復),邪正斗爭不激烈,病理反應不強烈。
b.臨床表現特征是:出現一系列衰退、不足、不固的癥狀和體征。
c.虛證常見于:素體虛弱,精氣不充的病人;或外感病的后期;或各種慢性病證;或大汗、大吐、大瀉、大出血等使正氣急性亡脫之后。
3.虛實錯雜
(1)概念
是指在疾病過程中,邪盛和正虛同時存在的病理狀態。
(2)形成原因
、傩笆⒄齻蚣膊∈е、誤治,以致病邪久留,損傷人體正氣;
、谝蛱擉w受邪,正氣無力驅邪外出;
③本已正虛,又兼內生水濕、痰飲、瘀血等病理產物凝結阻滯。
(3)常見類型
①虛中夾實。
、趯嵵袏A虛。
4.虛實轉化
是指在疾病過程中,由于邪氣傷正,或正虛而邪氣積聚,發生病機性質由實轉虛或因虛致實的變化。
5.虛實真假
(1)概念
是指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疾病的某些臨床表現與其病機的虛實本質不相符合的病理狀態。
(2)主要類型
①至虛有盛候(真虛假實)。
、诖髮嵱匈鸂(真實假虛)。
(三)邪正盛衰與疾病轉歸
1.正勝邪退:疾病向好轉或痊愈方向發展。
2.邪去正虛:多見于重病的恢復期。
3.邪盛正衰:疾病向惡化、危重,甚至向死亡方面轉歸。
4.邪正相持:病勢處于遷延狀態。
5.正虛邪戀:疾病處于纏綿難愈的病理過程。一般多見于疾病的后期,且常是多種疾病由急性轉為慢性,或慢性病經久不愈,或遺留某些后遺癥的主要原因之一。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