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發散風熱藥
◆性味:辛,涼。
◆功效應用:(發散力緩)
◇發散風熱:風熱表證,溫病衛分證
◇兼:●清頭目:頭昏 ●利咽喉:咽痛
●透疹止癢:麻疹、風疹 ●止咳:肺熱咳嗽
薄荷、牛蒡子、蟬蛻 桑葉、菊花
薄荷:辛,涼。歸肺、肝經。 桑葉:甘、苦,寒。歸肺、肝經。
牛蒡子:辛、苦,寒。歸肺、胃經。 菊花: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
蟬蛻:甘,寒。歸肺、肝經。 ◆共同點:
◆共同點: ◇疏散風熱:風熱表證、溫病初起。
◇疏散風熱:風熱表證,溫病初起 ◇平抑肝陽:肝陽上亢。
◇利咽:風熱上攻,咽喉腫痛。 ◇清肝明目:目赤、昏花
◇透疹:麻疹,風疹 ●風熱上攻
◆不同點: ●肝火上炎
◇薄荷:兼發汗,宜風熱無汗。 ●肝腎不足
●清利頭目:頭痛、目赤。 ◆不同點:
●疏肝行氣:肝郁氣滯 ◇桑葉:疏散風熱較強。
●注:后下。 ●清肺潤燥:肺熱、燥熱,咳嗽。
◇牛蒡子:兼宣肺祛痰,宜風熱咳痰咽痛。 ●涼血止血:血熱吐衄。
●解毒消腫:瘡瘍,丹毒,痄腮喉痹。 ◇菊花:平肝、清肝較強。
●性寒滑利:宜兼熱結便秘者。 ●清熱解毒:瘡瘍。
●注:氣虛便溏慎用。 ●品種:
◇蟬蛻:發汗不如薄荷,清熱不及牛蒡子 ○黃菊花:善疏散風熱
善利咽開音:咽痛音啞。 ○白菊花:善平肝、清肝
●明目退翳:目赤腫痛、翳膜遮睛。
●息風止痙:急慢驚風,破傷風。
蔓荊子
蔓荊子:辛、苦,微寒。歸膀胱、肝、胃經。
◆功效應用: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風熱表證,頭昏頭痛
●風熱上攻,目赤腫痛
●清陽不升,耳鳴耳聾
柴胡、升麻、葛根
柴胡:苦、辛,微寒。歸肝、膽經。
升麻: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
葛根:甘、辛,涼。歸脾、胃經。
◆共同點:
◇發表:表證,風寒、風熱均可。
◇升陽:清陽不升
●柴胡、升麻:舉陷→氣虛下陷,久瀉脫肛、臟器脫垂
●葛根:止瀉→濕熱瀉痢,脾虛泄瀉。
◇升麻、葛根:透疹→麻疹。
◆不同點:
◇柴胡:善清半表半里,少陽證要藥。配黃芩
●退熱、截瘧。高熱、瘧疾寒熱
●疏肝解郁:肝郁氣滯。
◇升麻:
●清熱解毒:善清胃熱,齒痛口瘡,咽痛痄腮,溫毒發斑。
◇葛根:解肌→表證兼項背強痛。
●生津止渴:熱病煩渴,陰虛消渴
淡豆豉
淡豆豉:苦、辛、涼。歸肺、胃經。
◇解表:表證。力較緩,風寒、風熱皆可
◇宣發郁熱,除煩:熱病煩悶。
◇品種:
●桑葉、青蒿發酵:性寒,風熱、熱病煩悶
●麻黃、紫蘇發酵:性溫,風寒
◇附:大豆黃卷(豆芽)
●甘、淡,平;歸脾、胃經。
●解表祛暑,清熱利濕:暑濕、濕溫
浮萍 木賊
浮萍:辛,寒。歸肺、膀胱經。 木賊:甘、苦,平。歸肺、肝經。
◇發汗解表:風寒、風熱表證,無汗。 ◇疏散風熱,明目退翳:目赤翳障
◇透疹止癢:麻疹、風疹 ●風熱上攻 ●肝熱目赤
◇利尿消腫:水腫、小便不利。 ◇止血:出血證,力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