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師協會現在有280多萬執業醫師,130多萬鄉村醫生,必須把這些資源利用起來。醫療資源固定在大醫院不符合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向,分級診療是必經之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功的關鍵是多點執醫,分級診療和多點執業是大勢所趨。”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醫師協會會長殷大奎談及。
日前,由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指導,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健康產業發展傳播分會主辦,北大醫學信息資訊中心協辦的“共創醫療新模式研討會”在京舉行。
殷大奎強調,共創醫療的設想和實踐是探索建立醫療保障新模式的有益嘗試。目前醫療衛生行業長期以來存在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這件事光靠政府、社會解決不了,共創醫療新模式為研究如何讓全社會一起共同發力提供了新思路。
政府、商業系統、老百姓、全社會都集體參與,符合中央精神,也符合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到的強基層思想。共創醫療新模式可以在基層先試點,逐步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的分級診療制度。
▲原衛生部副部長殷大奎
科技部原副部長、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長張景安談到,共創醫療新模式的提出,首先體現出協同創新的時代要求。其次,也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扎扎實實在基層試點的特點。
同時,制度的創新必須要隨需應變。此外,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處理好所謂的越位、錯位、不到位的問題,這是改革的關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把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要把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人民健康為中心。
共創醫療項目創始人張斌表示,共創醫療新模式的構想與傳統的醫保模式相比,有9個方面優勢:
一,未來隨著老齡化社會和低生育率社會的到來,傳統醫保模式受到很大挑戰,共創醫療新模式建設的目標就是要努力將征收基數與全社會的零售總額相銜接。
二,新模式的加入門檻低,能充分調動社會資源。
三,老年人重新成為醫保繳費貢獻者。
四,資源合理整合,不增加現有社會體系負擔。
五,這種方式實施起來簡單,可通過試點,逐步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六,共創醫療模式系統開發了快十年,到現在為止基本是一套技術成熟的系統。
七,符合和諧社區治理模式的要求。
八,對拉動內需有一定促進作用。
九,這種醫保模式對于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和低生育風險問題提出了應對方案。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功的關鍵是多點執醫,分級診療和多點執業是大勢所趨。執業醫要挽起袖子加油干啦~
| 來源:健康時報網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