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投資管理
一、考場提示
本章重點、難點內容:項目現金量的計算;投資決策方案的選擇與評價方法;固定資產平均年成本的計算;稅后現金流量的計算;投資項目的風險分析以及時間價值與風險分析在投資決策中的運用。
二、重點、難點學習
(一)貨幣時間價值的概念;復利終值、現值,普通年金終值、現值,預付年金終值、現值,遞延年金終值、現值,永續年金現值計算;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換算;貼現的計算。
(二)1、項目計算期各年現金流量的確定,是進行項目評價的基礎,最重要,注意區分獨立項目還是互斥項目,互斥項目有時可以用差量分析法。根據書P226-227,用列表的方式,縱欄是0、1、2…n年,橫欄是建設期、經營期、凈現金流量。
其中初始現金流量包括:長期資產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墊支的流動資金、舊設備變現凈損益以及對所得稅的影響。
經營期現金流量包括:稅后增量現金流量、費用節約帶來的現金流入、折舊的稅收擋板作用。
項目終結點的現金流量包括:殘值收入的現金流量、殘值的納稅的影響、收回墊支的流動資金、清理費用。
尤其要注意建設期的投入是期出還是期末;所得稅的影響,三點:所得稅對營業收入和付現成本的影響、折舊的稅收擋板作用、舊設備變現收入與賬面殘值不同時以及期末設備殘值收入與稅法規定殘值不同時所得稅的影響。
2、NPV、PI、IRR、回收期、會計收益率的計算,如何用這些指標進行評價,評價時注意區分獨立項目還是互斥項目,獨立項目用PI、IRR;互斥項目用NPV。
回收期和會計收益率是非折現指標,是輔助指標。
3、特殊的投資項目評價,C更新決策,注意應用條件-互斥項目,不增加現金流入。年均成本法的計算。
(三)風險和收益的關系,風險衡量的幾個指標:期望值、標準差、標準離差率、置信概率和置信區間,其中置信概率和置信區間的計算較復雜,要會查表。在衡量兩個項目孰優孰劣時,一般方法是:在期望值相同的條件下,標準差小者優;期望值不同的情況下,標準離差率小者優。
(四)兩種方法計算步驟:
1、風險調整貼現率法:
(1)計算各年現金流量的期望值ē。
(2)計算各年標準差d。
(3)計算綜合標準差D和各年現金流入的期望值的總現值EPV。
(4)計算綜合變化系數Q,即綜合標準差。
(5)確定風險報酬斜率b。
(6)計算風險調整貼現率,帶入公式K=I+b*Q。
2、肯定當量法:
(1)計算各年現金流量的期望值ē。
(2)計算各年標準差d。
(3)計算各年變化系數q=d/ē。
(4)查表得αt,或用書上P273公式求出αt,參照風險調整貼現率法求K的步驟。
(5)用肯定當量調整各年現金流量。
(6)用調整后的現金流量計算NPV或IRR。
三、典型例題評析
1、假設企業按12%的年利率取得貸款200,000元,要求在5年內每年末等額償還,每年的償付額應為()。(2000年)
A.40,000
B.52,000
C.55,482
D.64,000
[答案] C
[解析]本題考察年金現值的計算,查普通年金現值系數表得5年12%的年金現值系數
為3.6048,因此每年應償付額為200,000/3.6048=55482元。
2、某公司正在開會討論是否投產一種新產品,對以下收支發生爭論。你認為不應列入該項目評價的現金流量有()。(1999年)
A.新產品投產需要占用營運資金80萬元,它們可在公司現有周轉資金中解決,不需要另外籌集
B.該項目利用現有未充分利用的廠房和設備,如將設備出租可獲收益200萬元,但公司規定不得將生產設備出租,以防止對本公司產品形成競爭
C.新產品銷售會使本公司同類產品減少收益100萬元;如果本公司不經營此產品,競爭對手也會推出此新產品
D.擬采用借債方式為本項目籌資,新債務的利息支出每年50萬元
E.運用為其他產品儲存的原料約200萬元
[答案] BCD
[解析]項目決策只應考慮增量現金流量,A、E不會導致現金流的變動,因此不考慮,B、C、D均會影響現金流量,因此必須考慮,其中B、C均為新產品的機會成本。
3、對于特定的投資機會來說,給定的置信區間越大則相應的置信概率也越大。()(2001年)
[答案]√
[解析]對于特定的投資機會來說,給定的置信區間越大則相應的置信概率也越大是對的。
4、某企業使用現有生產設備每年銷售收入3000萬元,每年付現成本2200萬元,該企業在對外商貿談判中,獲知我方可以購入一套設備,買價為50萬美元。如購得此項設備對本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擴大生產,每年銷售收入預計增加到4000Z元,每年付現成本增加到2800萬元。
根據市場趨勢調查,企業所產產品尚可在市場銷售8年,8年以后擬轉產,轉產時進口設備殘值預計可以23萬元在國內售出。如現決定實施此項技術改造方案,現有設備可以80萬元作價售出。
企業要求的投資報酬率為10%;現時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為1=8.5。
要求:請用凈現值法分析評價此項技術改造方案是否有利。
[答案及解析]
(1)原始投資:
設備買價50萬×8.5=425(萬元)
減:舊設備變現80(萬元)
凈投資345(萬元)
(2)每年營業現金流入增量:
收入增加4000-3000=1 000(萬元)
付現成本增加2800-2200=600(萬元)
現金流入增加400(萬元)
(3)第8年末殘值變現收入23(萬元)
(4)NPV=400×(P/A,10%,8)+23×(P/S,10%,8)-345
=400×5.335+23×0.467-345
=1799.74(萬元)
(5)結論:該方案的凈現值大于零,為有利方案。
轉帖于:注冊會計師考試_考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