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停止資本化日的確認―――總的原則是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即可停止資本化。
一般而言,具備以下三條件之一的即可停止資本化:
1.實體建造已經全部完成或實質上已經全部完成;
2.與設計要求基本相符,即使有極個別與設計或者合同要求不相符的,但不影響其正常使用;
3.資金已經全部支付。
另外,試運行或試生產只要能出合格品或能正常運轉,就可以停止資本化,而不管它是否達到設計要求的生產能力。
最后,對于分批完工的要按以下原則來認定停止資本化點:
1.分批完工,分別投入使用的,則分別停止資本化
2.分批完工,最終一次投入使用的,則最終完工時認定停止資本化點。
(八)借款費用暫停資本化的條件
當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應暫停資本化:
1.非正常停工;
2.連續停工超過三個月。
(九)輔助費用資本化的實務認定
對于企業發生的專門借款或一般借款的輔助費用,在所購建或者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之前發生的,應當在發生時根據其發生額予以資本化;
在所購建或者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或者可銷售狀態之后所發生的,應當在發生時根據其發生額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十)外幣專門借款匯兌差額資本化的實務認定
由于企業取得外幣借款日、使用外幣借款日和會計結算日往往不一致,而外匯匯率又在隨時發生變化,因此,外幣借款會產生匯兌差額。相應地,在借款費用資本化期間內,為購建固定資產而專門借入的外幣借款所產生的匯兌差額,是購建固定資產的一項代價,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在資本化期間內,外幣專門借款本金及其利息的匯兌差額,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成本。而除外幣專門借款之外的其他外幣借款本金及其利息所產生的匯兌差額應當作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十一)專門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的計算
利息資本化額=發生在資本化期間的專門借款所有利息費用-閑置專門借款派生的利息收益或投資收益
(十二)占用的一般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的計算過程
1.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Σ(累計支出額超過專門借款的部分×每筆資產支出實際占用的天數/會計期間涵蓋的天數)
2.一般借款加權資本化率的計算
資本化率的確定原則為:企業為購建或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只占用了一筆一般借款,如為銀行借款則其資本化率為該項借款的利率,如為公司債方式還需測定一下其實際利率;如果企業為購建或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占用了一筆以上的一般借款,資本化率為這些借款的加權平均利率。加權平均利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加權平均利率=一般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一般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100%
一般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Σ(每筆一般借款本金×每筆一般借款實際占用的天數/會計期間涵蓋的天數)
3.認定當期資本化額
每一會計期間一般借款利息的資本化金額=至當期末止購建固定資產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一般借款加權資本化率
(十三)混合占用時
原則上,先計算專門借款利息資本化,再計算一般借款利息資本化。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